保民生保稳定
突出“四个倾斜”
万崇伟介绍说,去年在全力运用财政杠杆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福建省财政也着重向民生领域倾斜。
一向“三农”倾斜。坚持把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保增长的重要举措,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2009年,福建省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119.83亿元,增长49%,主要用于支持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和小流域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户用沼气、造福工程搬迁和农村环境整治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支持茶叶、渔业、笋竹、花卉、油茶等产业发展,以及闽台农业合作和发展品牌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共核准全省76个县(市、区)债务近3万笔,金额21.59亿元,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任务。
二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医保覆盖面;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和9.18万国有、集体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医疗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公共卫生特别是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协调发展。在福建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比重连续7年居全国前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育支持力度,重点用于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免除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学杂费,实施城乡低保家庭高中学生助学金制度,新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宿舍等。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运用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措施,稳定困难企业用工。
三向基层和困难地区倾斜。继续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实施专项财政政策、加强基层财政管理等措施,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特别是支持基层和困难地区的发展。2009年,福建省在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出台进一步深化省管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继续加大对财力薄弱县(市)的支持力度,加强省对县(市)财政工作的指导。通过进一步完善“六挂六奖”补助办法,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县(市)财政的保障能力和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加对困难县(市)财政补助,省级财政共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76.61亿元,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四向困难群体倾斜。落实有关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的各项政策,建立低保标准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城乡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参战退役人员生活补助费标准;支持各地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确保各类优抚安置对象生活医疗待遇落实;支持开展防灾抗灾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支持实施政策性农房保险,帮助全省670.54万户农村住户统一参保。同时,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万崇伟认为,2010年,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将进一步好转,但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新的减收增支因素还将出台,预计2010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为此,2010年,福建省财政将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在“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记者 胡美东 实习记者 黄桂华) 编辑:马原 杨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