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库工人正在包装冷冻的海鲜 |
|
莱州湾三山岛港海冰日渐消融 |
|
修补渔网的渔民 |
|
大部分港池已无明显海冰 |
|
养殖企业正在出海货 |
中国日报网消息:莱州湾海冰覆盖的40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这几天由于气温的上升,渐渐开始消融,被海冰封住的部分渔船也开始了海上捕捞,海湾里又显出了生机。
1月28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了位于莱州市西北部的三山岛渔港。虽然当天天气晴朗,但海港上却停满了泊岸的渔船。渔民张兴盛正在一艘船上修补破损的渔网。 “港上的冰化得差不多了,对出海作业几乎形不成障碍。” 张兴盛说,
“这里已经开禁好多天了,19日左右就陆续有船出海作业。20日的强降温,几乎未对三山岛港形成影响。”渔民李华生说。李华生告诉记者,从19日开始,只要小心应对,向北方熟悉作业海域行驶,海冰就不会对出海构成太大威胁。
但在三山岛港以南约六十里左右的海庙港,虽然这几天气温持续回暖,但海冰融化相对较慢,这里的渔船出海作业仍处于试探期和准备期。
冰海有风险作业需谨慎
“出海是没啥影响,但一个不小心,船就会受损,得不偿失。”有二十多年出海经验的三山岛港老渔民张立国告诉记者。他说,虽然目前三山岛港港池内已几乎不见海冰,但在离港半海里左右,还会有较大浮冰,影响船只行驶。
张立国说,在没有海冰的情况下,他的船速一般控制在10节左右,一旦遇到大范围海冰,他就会把船速降到1-2节,从而减少与浮冰的碰撞力度,降低船体受损程度。
“即使如此,也几乎是每出一次海,就要回港修补一次船。”张立国有点儿无奈。他说,最好的情况就是能够编队出海,编队里有钢壳船负责开路破冰,其他小木船就跟在钢壳船后,沿着破开的海道行驶。
从当地渔业部门记者了解到,三山岛港共有各类渔船1033艘,冰海期间,在当地渔业部门的指导下,渔民们大多都组织起了临时性互助合作组织,木船与钢壳船结成编队,组队出海,从而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海货价格稍涨养殖企业受益
1月28日上午9时的三山岛港鱼市,车马寥落、市面冷清。
“主要是因为今天没船出海,所以鱼市开不起来。”渔民王少波告诉记者。他说,冰海解封期间,他的船一般在晚上8、9点钟出海,早上8、9点钟靠岸,象他那样一艘75马力的木船,一个晚上可打捞上千斤海货,主要是爬虾和梭鱼,“这几天鱼市一直很兴隆,如果不是有大风警报,今天的鱼市也肯定交易火爆。”
莱州市规模最大的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水产销售经理林好蔚告诉记者,莱州湾形成海面冰冻时,这家企业几乎未受到损失,仅仅是生产成本略有提高,主要是因为养殖大棚温度的降低,造成了供暖成本的增长。
“1月份,企业的销售形势全线飘红,日出货名贵鱼类3000斤左右,价格没有明显上涨。”林好蔚说。据他预计,这种销售旺势将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才会结束,“大年三十晚上也不休息,全天出货。”
“一些刚刚入行的养殖企业会遭受损失,因为没有经验。”林好蔚说。
“鲅鱼价格比去年上涨了30%多。去年一斤鲅鱼3元,今年同规格的鲅鱼可卖到5元左右。其他鱼类价格也稍有上涨。”莱州市天源保鲜冷藏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苗丕良告诉记者:“但这些海货的价格上涨与冰海关系不大,主要是物价上涨和年关将近造成的,与冰海前价格相比,涨幅也并不明显。”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记者 赵瑞雪 通讯员 朱晓兵)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