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2009年,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积极、主动、主导的一年。在金融海啸后的经济危机管理,为我国成功地保增长、保就业,实现GDP增长8.7%,并成为全球最快复苏的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全球甚至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颜延龄就2010年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后“金融海啸”的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国的宏观调控,跃升至全球复苏的焦点。我们相信,2009年中央政府的金融政策,增加全国货币的流动性,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适度的、全面的刺激了内需,带动了国民的消费,抵消部分中国出口板块急速下滑的打击。内需的发展,也拉开了我国创造就业的扩宽面,不再重点依赖出口制造业,也开阔和深化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局面。
第二,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深化调整,势将持续保增长、保就业。2010年初,我国在保证经济持续扩张的大前提下,两度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作出回复到正常化水平的第一步。同时,我们相信,中央政府关注房地产市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能有效的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打击投机炒卖活动引起的资产泡沫,减低对民生的冲击,严防社会出现失衡状态。
中央政府减少投资力度,意味着私营部门里的中国企业,将要肩负起投资的责任,扩大企业商业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职位,而且持续为企业提升商业价值。我们认为,企业是社会的骨干,人民就业的大雇主,企业在制定投资方案,争取投资回报同时,应顾及到社会投资,主动培训技术人员和创造就业的机会,巩固中央政府刺激内需的基础。国民收入和储蓄,是国民消费不二的来源。
第三,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稳健向好。内需环节中,美国国民住宅房屋投资,占了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约8%,达12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经济增长重要支柱之一。围绕着房屋投资的各种消费,也占据着国民消费环节的15%左右,约225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房地产投资及相关消费,分别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16.5% 和4.5%,共值约10080亿美元,所占比重 依然不高,房地产投资及消费作为内需的龙头经济部门,13亿国民,约2亿个家庭的蜗居,发展空间庞大。
而且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大多集中在首都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深圳等一线沿海城市, 北部、中部、以至于西南部主要二、三线城市、县市的房地产投资开发,依然滞后。其中交通网络系统等大流通基建投资在近年陆续出台,增加了企业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机遇。
再者,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枢城市发展规划,近年也重点建设外环新城,配合新农村建设政策,全国目标迁移3亿农民进城。我们建议,为了加快、加大城市发展投资开发,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及3亿农民进城,容许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协议转让土地,并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融资开发,偏远地区基建配套不足的二、三线县市的城市、房地产开发,中央政府给予税务优惠,企业则尽量规范,务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建设成本。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记者 胡美东) 编辑:杨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