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北京医改实施方案”3月17日由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其中不仅明确将提高参保者的看病报销比例,还在备受瞩目的公立医院改革举措中提出,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方向,对现有公立医院分类改革的新思路。
这份仍在修订中的方案,计划月底公开征求民意。就目前已披露的细节可清晰看出,政府已明确要用双经济杠杆分别矫正医院办医和患者就医的“歧途”:一方面运用新的财政补偿手段、新的人事制度,引导公立大医院通过托管、协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种方式,倾力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壮大社区“家庭医生”团队。
另一方面,大幅提高参保居民在基层医院就诊,特别是在社区首诊的报销比例,引导患者有病不再挤大医院,而是在社区享受同质诊疗服务,大病则通过社区医生转诊,有序分层级就医。
这意味着,未来的医改将不再只空喊“小病、常见病进社区”的口号,还将从实质上让大医院的人才和技术主动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同时计划将患者在社区就诊费用的报销率,从7成提高至9成。
北京聚集着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医疗资源,也为全国患者提供着诊疗服务。尽管医保报销比率的提高,只惠及千余万北京常住居民,但医卫界人士指出,公立医院分类改革,以及患者分层级就诊带来的专家级医生合理使用,将惠及从全国各地进京求诊的患者。
看点
1 关键词:医保报销比例
职工报销上限拟提至30万
【方案】
拟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整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使医改成果惠及全部常住人口。
【解读】早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就曾坦言,百姓为什么看病贵,因为医疗费中需要自付的比例太高。陈竺一直呼吁医改补需方,而最合理的补偿方式应该是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参保者看病的报销比率。今年全国两会上,陈竺又提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居民自付比率超过40%,而合理的自付比率应该控制在20%-30%之间。也就是说,百姓看病花100元,个人应该只负担20元-30元,其余可以报销。
同时,2009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医改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提高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最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目前,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44715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725元,根据6倍标准计算,职工门诊报销封顶线应从现在的17万元提高至27万元左右,居民医保上限则从现在的7万元调整为14.8万元左右。
但据北京医改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在即将启动的改革中,北京拟将职工医保报销上限提高到30万元,居民报销上限提高到15万元,职工报销上限比此前社会预想的还要高出3万元。
2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
政府将退出部分公立医院
【方案】
要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方向,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解读】早在5年前,北京同仁医院通过银行信贷,买下一路之隔的金朗大酒店,并改建为同仁东院,增加病床并开设诊疗项目,之后又通过公司化的产业运作,成立南京同仁医院和昆明同仁医院,被视为公立医院进行股份制重组改革的先行者。
就在公众普遍关注公立医院改革如何回归公益性的时候,北京医改方案提出公立医院分类改革的思路,意味着并非现有公立医院全要政府补贴。真正合理的改革方向,是政府的力量“大步”后退———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不是所有公立医院都要补,而是根据区域医疗规划,对完全承担公益性诊疗任务的医院,或对医院承担公益性诊疗的部分,进行合理补偿;对VIP门诊、美容门诊等营利性的服务项目,则要划分为经营部分,不再给予补偿;另外,对于部分有专科品牌优势的公立医疗机构,政府也许将退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进行股份制改革、重组。
今后,由政府开办的公立医院,将完全公益化,提供基本和福利性诊疗服务。而经营性的医院,则可按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诊疗服务。
摘要
●家庭医生式服务
【方案】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拟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山区巡诊服务等新型模式,加强慢性病、常见病管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起健康“守门人”职责。
●预约就诊平台
【方案】建设医药卫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就医指南、预约挂号、专家咨询、医保和医药价格政策、健康促进、疾病防控等服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发展远程医疗。
●持卡实时结算
【方案】全面推进社保卡工程,今年全市1800家医保定点机构全部开通使用,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实时结算;逐步增加社保卡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实时监控门诊费用等功能。
来源:新京报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