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我国许多城市近期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一些城市由于“气荒”还一度影响了冬季供暖和企业生产。天然气技术专家认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普遍建设液化天然气(LN G )调峰厂,有效调控城市燃气供应的成功经验,加快建设城市液化天然气调峰厂来调节燃气供应,避免再次发生因阶段性供需失衡导致的“气荒”。
在城市建设天然气“调峰厂”
随着国内城市不断扩大使用天然气的规模,城市居民供气安全保障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近期,我国许多城市发生了因燃气供应紧张形成的“气荒”,虽然国家能源局表示根本原因是天然气供需失衡,但也暴露出了城市供气体系缺失“调节阀”这一突出问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哈工大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所长、哈工大低温与超导工程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贾林祥认为,目前我国城市供气系统基本是上游气源与下游用户之间的简单管道输送系统,管道输气压力和流量几乎是固定的,上游供多少,下游用多少,中间没有任何积蓄和缓冲的能力。一旦由于季节和气候原因短期内居民用气量增大,超出管网供气能力,就会出现“气荒”。即使在一些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省份,一些城市也同样出现“气荒”。
贾林祥说,城市供气与供电一样都需要调峰。城市居民用气量存在高峰和低谷,需要一个弹性的、具有调峰功能的供气体系,从而保证城市稳定供气。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是在城市附近建造一个具有适当储存能力的天然气液化厂———调峰厂:在夏天等用气低谷时将部分管道天然气液化储存起来,在冬天等用气高峰时再将其汽化返输给管网,以保证管道有足够的供气压力,从而保证下游用户在用气高峰时不会因管道供气不足而出现“气荒”。
城市液化天然气调峰厂与以液化天然气销售为主的液化厂不同,它以保障供气安全为主,以生产商品液化天然气为辅,不需要太大产能。以日产30万标准立方米的调峰厂为例,在用气低谷时生产一个月就可以具有900万标准立方米的调峰能力。按每户3口人计算,可为600万城市居民供气一周。同时,液化天然气还可通过公路运输,对县级以下城市保障供气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是解决天然气液化技术
西方发达国家自1970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天然气以来,在建设城市天然气管网的同时,就在城市附近建设了液化天然气调峰厂。液化天然气调峰厂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燃气供应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我国则尚未起步。
据哈工大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搜集的资料显示,德国现有液化天然气调峰厂14座,日本有69座,西班牙有75座,美国有125座。美国的调峰厂多数都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距今最近的一个是建在北卡罗来纳州,建成于1999年。
液化天然气调峰厂包括三部分:一是液化装置,将管道天然气通过低温工艺变成液体;二是储存装置,将液化后的天然气在低温下储存起来;三是汽化装置,将已储存的液化天然气经过空气加热汽化后再输送给管网。液化后天然气的体积会缩小625倍,即一立方米的容器可以储存625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就大大地减小了储存容积。
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制约天然气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原因是储运困难。天然气需要通过零下160摄氏度的低温才能液化,液化后还要长期在低温下储存,需要低温液体储罐。因此,建设城市液化天然气调峰厂首先需要的是天然气液化技术。
贾林祥说,将天然气液化的目的是解决储运难题。天然气液化了,才有了国际间跨海天然气贸易。目前我国东南沿海正在建设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就是靠万吨级LN G槽船进口国外天然气,上岸后汽化再输给用户。天然气液化后,就可将偏远地区的气源与发达地区的用户由LN G槽车通过公路网连起来。
目前,世界天然气液化技术被几大跨国能源公司所掌控,他们正在努力抢占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市场,国内已经建成的几个天然气液化厂引进的都是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的技术设备。但跨国公司只在中国卖设备,不会把技术转让给中国。
供气安全体系建设应纳入政府规划
作为环保的清洁能源,天然气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和规模将逐渐扩大,国内许多城市还在发展包括出租车在内的压缩天然气汽车。但目前所有燃气供应均依赖于城市输气管网,亟须加快城市供气安全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液化天然气技术及设备研发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成功完成了现代低温技术和天然气液化技术的产业化过程,研制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化、模块化的液化设备。这些设备具有高于国外技术水平、低于国外设备造价的特点,打破了国外能源公司垄断国内天然气液化技术市场的局面。
为应对近期的“气荒”,国家能源局采取了多项临时应急措施,包括利用上海新建成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增加当地供气量。武汉等城市也正在计划启动建设城市液化天然气项目。贾林祥认为,在中国建设国产化的城市液化天然气调峰厂已经完全具备条件。只要国家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依靠现有资源,就可避免出现阶段性“气荒”。
为此,贾林祥建议:一是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然气液化技术应用纳入国家产业规划。目前,跨国能源企业仍在想方设法垄断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市场。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支持这一技术在国内转化、应用,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二是加快建设城市天然气液化调峰厂,将建立城市供气保障安全体系纳入国家计划。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城市供气安全保障体系的经验,在铺设“西气东输”等长途管道的同时,有计划地在大中城市主管网附近布点建设液化天然气调峰厂。从目前需求看,我国需要建设几十座这样的调峰厂。
三是加大扶持开拓海外天然气液化市场。我国在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小型 化 、 模 块 化 方 面 已 走 在 世 界 前列,正在拓展东南亚中小型天然气液化技术市场。在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海油总公司今年也开始联合研制百万吨级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建议国家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及装备加快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 高淑华 孙英威)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