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长道短
“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这是近日西安市社科院发布的《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具体指标。(据华商报22日报道)
近年来,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宏伟目标。据建设部一位官员透露,我国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约占全国667座城市总数的27%,而且,这股国际化潮流还有越来越汹涌之势。
把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奋斗目标,相信广大市民不会有多少异议,官员们出于政绩等因素,当然更是热情高涨。但如西安这般提出的具体指标,则让公众觉得是在开国际玩笑―――能认繁体汉字和会说英语,和国际化大都市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不能达到认500个繁体汉字和说900句英语的标准,就不配成为大都市的一员?
当然,作为个人爱好和修养,能认繁体字和会说英语,自然是好事,也有必要倡导,但若作为一项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指标,就显得可笑了。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西安市共有843万人,让一半就是400多万人达到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口吐900句英语的“宏伟目标”,不知有关方面做过可行性研究没有,相信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替提出这个目标的“专家学者”捏一把汗。相信在西安这座城市里,老人、小孩以及文化水平不太高的务工者数量不会少,难道也要求他们达到这“高雅”的目标?否则怎么能让一半的市民达标?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主要是由软实力体现出来的。这种软实力,就是现代文明社会必有的包容、多元、和睦共处。正如西安市社科院一位研究员所说的,“建国际化大都市,市民在观念和行为上,首先要从西安人向国际人转变。”因此,要在思维理念、爱岗敬业、尽忠职守等方面树立国际人的意识,产生“国际人”的言行,而不是会认几个繁体字和会说几句英语。
笔者更愿意相信,制定出这样让人觉得可笑的指标,是出于官员们急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愿望。为了早日实现“国际梦”,因而开起急功近利的国际玩笑。因此,有必要让官员们从“国际化大都市”之梦中醒来,给他们降降温。其实,全国182个城市都奔“国际化大都市”而去,这肯定是一项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建设健康、平安之城;脚踏实地把城市打造成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民族之幸也。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