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长期以来没有达到法定的4%的比例,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建立合适的教育拨款体系与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拨款和用钱都缺乏监督、约束机制,由此造成教育部门的“要钱花”、“讨钱花”和“乱收费”、“乱花钱”现象并存,教育一边缺钱,一边乱花钱,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投入不足也与各级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有关。针对此,《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针对投入严重不足的农村地区,《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政府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农村实现了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多项成绩。2009年,农村中小学人均公用经费300元和500元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来源:新华网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