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政协《关于加强环境治理促进宜居城市建设调研报告》出炉。今年5~6月间,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围绕“加强环境治理,促进宜居城市建设”专题开展调研。
报告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就近几年广东省加强环境治理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工作成效进行回顾。其次,就调研中发现的当前环境治理和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逐条分析和探讨。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治理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宜居城市是广东省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由于发展分散、工业遍地开花的外延粗放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治理压力与日俱增,整体环境质量亟须改善。本次调研涉及的实地考察的城市有梅州、揭阳、惠州、清远、肇庆、中山等市。为省政府提出的“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我省建成安居、康居、乐居、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建设目标建言献策。
报告指出,由于广东省各地以城市规划为先导,加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统筹引领宜居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提高治污保洁能力;大力推进绿化建设;“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有序推进,缓解城市面临的土地供需矛盾;创新环境治理机制。努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近几年的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达国家二、三百年工业化过程出现的生态问题,在广东超常规发展的三十多年中集中出现。并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治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治理中仍存在城际缺乏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污染减排压力依然较大;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尤其是资金方面;政绩考核机制待改进,环境保护考核权重偏小;城乡综合治理难度大,影响整体环境水平;环保宣传未能大众化普及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对此,调研组提出加强省域与城际协调地区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统筹产业发展和人口布局;建立与地区功能相匹配的考核机制,完善区域联合治理制度;加快建立低碳发展体系,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继续推进绿道网建设向东西北地区延伸,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完善“三旧”改造配套政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环境治理机制,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加大环保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环境治理良好社会氛围等九大正对性很强的建议和对策。
调研组积极广泛的听取了所调研城市政府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治理经验,针对广东省环境治理实际,在大力倡导建设宜居城市的环境下提出本调研报告。
来源: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实习记者 宋记准 通讯员 谢岳铭 沈晖)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