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最近出台《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据悉,专门就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颁布《纲要》,这在中共统一战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人才战略近来跃升中国举国上下的热门话题,而列为中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代表人士也成为关注的对象。不久前,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10年规划,要求把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纳入党政人才队伍规划,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纳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摆到重要位置,积极统筹推进。
党外代表人士10年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随之应运而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指出,《纲要》的颁布,体现了推进中共和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高瞻远瞩,反映了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深谋远虑,昭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
时代在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社会环境、实践基础和自身状况,既不同于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也不同于中共领导干部,具有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的特点。
同时,统一战线各方面、各领域代表人物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是一个既紧迫又长期的过程,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都有着强烈的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就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1日在全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所言的“培养出更多的政治上坚定、专业上突出、群众中认同的高素质代表人士”。除一贯重视的政治坚定外,专业突出和群众认同也正在成为非中共代表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标准。而此次工作会议则成为非中共人才建设的动员会。
与此同时,有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之誉的社会主义学院,在教育培训党外代表人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成为中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在中国宗教理论突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前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现在担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党组书记。他透露,中央社院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建立了3家领导定期沟通机制,并将按正规化要求建设成为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的“正规军”。
实际上,社会主义学院在中国已经形成中央、省、地市三级体系,总数已达400多所。尽管不少地方社院与当地中共党校相比,在软硬件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但都希望借《纲要》出台之机展开正规化发展。
河北省副省长、民盟河北省主委、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龙庄伟即认为,目前,社院系统应组织力量,编好相应的大纲,多层次、多侧面对党外代表人士有针对性地培训,组织考察、调研和交流,同时加强中国多党合作实践理论建设,提高非中共人士参政议政水平。
中国政界常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包括广大非中共人才教育培训规划等在内的全面人才战略的提出,也显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中。
来源:中新社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