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青海老酸奶”一经问世,立即受到追捧,日产量从最初的4吨增加到70多吨仍然供不应求,许多到青海旅游的游客都成箱购买。但是这一火爆的局面,很快引起了全国各家乳业的注意,各地形形色色的“老酸奶”纷纷上马,其中不乏蒙牛、三元、完达山这样的乳业巨头。
记者发现,目前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老酸奶”令人眼花缭乱:“东北老酸奶”“蒙古老酸奶”“北京老酸奶”,甚至“汉口老酸奶”“西湖老酸奶”都登上了商店的货架。
站在超市的冷柜前,五花八门的“老酸奶”让刘女士看花了眼,“这些外包装都差不多,都叫‘老酸奶’,真不知道该选哪一种。”
许多消费者表示,对形形色色的“老酸奶”,真是雾里看花。“你看,现在好多的老酸奶包装都一样,都是白底蓝花的塑料碗。”消费者何先生说,“不仔细看还真分不清,这对消费者是种误导。我买了几种尝了一下,口感参差不齐。”
“混战”恐对行业发展不利
据王维生介绍,“青海老酸奶”是小西牛的“拳头”产品,仅2009年销售额就达到8000多万元,2010年则有望翻番,达到1.6亿元。对于目前的“混战”,王维生非常无奈。现在虽然还没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量,但是他担心,这种无序的局面,长远来看对企业发展不利。在混乱的局面下,万一哪家资质不够的企业“出点事”,连累的是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