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民企崛起仍需解放思想
“湖北省民营经济势头很好,但民企老板也遇到瓶颈,比如差钱。”湖北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许汝玉经常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他直言不讳。
记者翻阅2005年-2009年的《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每一年的“存在问题”或“薄弱环节”中,都有“融资难”。
融资渠道不畅,民营经济发展扩张受制约。“夏天贷款做凉席生意,等贷款批下来,只能做棉袄生意了”的现象时有发生。
行业垄断、税负较重等也成为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瓶颈,对于未来湖北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看来,还是要继续优化环境。比如近几年,省工商联、省总商会、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选“湖北具有带动力民营龙头企业”、“湖北最佳成长型民营企业”等活动,树立了典型,引导和促进了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健康成长。“湖北民营企业发展总体仍然不够,进入全国民营企业前列的龙头企业不多、外向度不高、处于产业链末端、管理水平不高等,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长期关注湖北民营经济的经济学家夏振坤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湖北要想赶上沿海地区,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政策加倍放开,思想加倍解放。
科学发展民营经济
——专访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今年上半年,湖北省民营经济生产总值3336亿元,占全省GDP的5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77.57亿元,同比增长29.4%,对全省工业贡献率为55.9%,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5.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格局中占据‘半壁江山’,是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广大非公企业积极应对形势变化、主动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拓宽发展路径的收获。”昨日,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赵晓勇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发展非公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近年来,通过确立“一主三化”的发展方针,开展“百家非公有制企业评行风”、“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及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等三个重要文件,大力推动了湖北非公经济、非公企业和工商联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历经金融危机的洗礼,湖北省非公经济出现了六大可喜变化:非公有制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扩大;外向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经济合作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创造能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上市数量增多、步伐加快……这六大可喜变化,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的未来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赵晓勇指出,“两圈一带”战略重点,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已成为当前湖北省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而这些政策对于非公企业都孕育着重大发展机遇。广大非公企业要善于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创新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实现科学发展。
赵晓勇同时坦陈,当前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非公企业在总体上人员素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管理能力水平比较弱;投资准入门槛设置、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仍然存在;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上规模企业数相对较少;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等等。“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倍加呵护,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拓宽融资渠道,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等。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赵晓勇指出,2010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元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民营企业尤为重要。一般来讲,民营企业起点低,准入程度不高,在发展方式上粗放程度相对较高。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会,也给民营经济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因此,民营经济应该抓机遇、早行动、快转变,取得在经济竞争上的起跑优势。
赵晓勇认为,湖北省民营企业要想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就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拓宽发展领域;要提高技术开发、产品研发水平,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抓住机遇进入交通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兴办金融机构和社会事业;要积极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积极准备上市融资;要结交国际经济伙伴,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开拓国际销售市场;要积极承担企业应有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实现和谐湖北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赵晓勇最后说,“我们相信,只要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迎来新的更大发展,一定能为湖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萌芽发展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1979年,湖北大地开始出现个体户。
第二阶段(1992-1994):突破性发展阶段
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
1993年,湖北省首次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在孝感召开。
第三阶段(1995-1997):规模发展阶段
1995年,湖北省召开第二次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颁布了《湖北省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条例》。随后,私企规模快速扩大。
第四阶段(1998-2001):嫁接发展阶段
1998年,湖北省召开了全省第一次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个体私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第五阶段(2002年至今):较好较快发展阶段
2002年,确立“一主三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方针,即“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取向,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