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创业店里的小吃 |
云南盐津创业一条街街景
目前,云南盐津创业一条街共有青年创业店(企业、服务厅)50余家,几乎涵盖了服装、餐饮、旅游服务等所有行业。记忆豆沙休闲店、聚慧艺行、千丝秀理发店、兄弟联餐饮店、可口杯冷饮、食客天下等青年创业店,不但融入了时尚元素,还装饰前卫。据统计,已有各类工商创业户500余家入住创业一条街,年收入达4000万元以上。
“自主创业”步伐加快
“我的小面馆接待过中央、省、市、县的领导,平均日营业额都500元以上,比我以前种地划算几百倍……”农家本色面点的老板陈云武喜不自胜,向笔者介绍起了自己的生意经,一脸的自豪!像陈云武这样自主创业的就有二十余家,他们都通过努力,减轻了自己生活的后顾之忧。
该县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因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等实现自主创业,通过做到组织保障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创业培训到位、跟踪服务到位、目标考核到位、宣传动员到位等“六个到位”,努力树立一批创业典型,带动一批创业先进,从而形成“人人创家业,个个成老板,带动大就业”的良好局面,推进就业和创业工作。
“特色创业”广受欢迎
依靠盐津独特的资源,加上特殊的地域、气候、节令、土壤,该县在创业一条街开设了许多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大的特色产品店和农业产品店。茶叶、乌骨鸡、白酒、手工面条、糍粑、黄粑、桐子粑、竹笋、山黄瓜、山野菜、粉条、手工剪纸、刺绣等是已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特色商品。
据 “古道遗风旅游商品总汇”老板侯林介绍,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盐津自主开发的石缸贡茶、苗岭碧芽等深受游客的喜爱,店主一天最多就卖出40余盒,单茶叶收入就近万元。
“能人创业”效益凸现
致富能人朱凤翠创办了“酒林之洲”餐馆,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扩大餐饮范围、满足游客口味需求,不断扩展了自己的事业,成了日收入上千元,年收入突破100万元的创业能人。“餐馆开张后,生意特别好,这是原来当农民种庄稼想都不敢想的事。”朱五妹正向一位客人介绍自己的创业感受。目前,“酒林之洲”已成了盐津县十大名菜特色店,旅游定点接待单位,现在正申报云南省餐饮名店。
该县大力推进“双帮双带”工程,发挥基层党员和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引领群众致富。据初步统计,在创业一条街上的创业能手已达20户,他们已成了本地的致富名人,在当地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
“返乡创业”前景看好
2008年10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的盐津,万余务工人员陆续返乡。这些返乡人员大都有创业愿望、务工多年有一技之长、对一定的行业项目较为了解、且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
返乡人员李道强,凭借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精明的头脑和敢创敢拼的创业精神办起了沙厂、白酒厂、养殖场,招收本地务工人员
20余人,年销售白酒
10余吨、出栏肥猪
400余头,经过努力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总资产已达
200余万元。
该县为了解决返乡人员创业、就业问题,采用“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务工人员到创业一条街来投资、发展、创业,极大地调动了返乡务工人员的创业热情。
“居家创业”已成规模
“梦圆茶坊”老板叶大姐利用自家的房子在创业一条街上开了茶室兼营家庭旅馆,她边用布擦着云南省著名书法家何再林为茶室撰写的“游古镇口品云茶谈袁滋摩崖壁,看石门赏八景说诸葛通关”对联边对笔者说:“通过创业,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好过了,古镇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不比城里人差。”
在古朴、馨香、儒雅的古镇上,大气、豪华的轩梦源酒店,就是老板蔡春泉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开设的,年收入已达百万元。蔡春泉高兴地告诉客人,盐津县发展旅游,并设立创业一条街,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变了人民的思维和习惯,居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居家创业就是居民利用自家的铺面做平台,以家庭为单位,以闲置房屋为工作地点,开展创业活动。目前,居家创业已成创业一条街创业的主体,并初具规模。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通讯员 唐万荣)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