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轮“集体涨价”的消息中,包括“北京市护理费拟涨10倍”。
前不久,北京市卫生局向市政府提报了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方案。以三级医院为例,现行一、二、三级护理的收费标准由每天9元、7元、5元分别拟增长至90元、70元、50元。尽管北京市卫生局解释说,这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且对此曾专门做过成本核算,并力争将护理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可似乎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买账。
另一边,医院也很“委屈”。在护理费酝酿涨价之前,一些医院已经在“赔本赚吆喝”的状态下运营了半年,“长期下去,就再也撑不住了”。
在研究医改的专家看来,护理费调整不应称之为“提价”,而是对存在已久的不合理价格的“理顺”,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更是推进医改的必要步骤。
那么,护理费上涨究竟是不是医院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充分必要条件,推进医改必须要掏老百姓的腰包来“垫资”吗?
同样的科室,不一样的护理
医院所谓的“赚吆喝”,指的是自今年3月份以来实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北京市37家三级医院的98个病区和34家一二级医院的47个病区都有试点,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的确,试点和非试点病房,看上去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是首批实行示范工程的科室之一。这里的患者不请护工,病人一切护理服务都由护士提供。每个护士负责6~8个患者,每层楼配备两名护理员,协助护士工作。
在24号病房,病人刘冰患了脑梗死,一早就在呕吐。护士历静告诉他:“你早上呕吐主要是因为吃饭速度太快,吃完饭后直接躺在床上,食物还没有消化呢,午饭时放缓一点就没事了……”
神经内科是护理的“难点”。这里大部分病人存在认知或吞咽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情况,部分危重患者神志不清,基础护理工作量大、意外安全隐患大,以一级护理为主。在试点以前,几乎所有病人都请护工和家属陪伴照顾。
现在,每天早上9点起,护士们就开始为病人翻身、拍背、吸痰,同时不断观察监护仪的指标。“神经科的危重病人可能随时出现突发情况,如脑疝、肺栓塞等。”护士王艳一边工作一边告诉记者,她对自己负责的每个病人情况都很了解,“比如给6号床翻身拍背一定要轻些,因为他有房颤病史。”
千里迢迢从内蒙古海拉尔转院到宣武医院的朴女士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受到这样细致的服务,“来之前我很担心北京的医院看病难。没想到,除了大夫医术好,住院期间,护士们把我照顾得这么周到。护士长像女儿一样亲自给我换床单,洗头,给我细细讲解我的身体情况,安慰我。”朴女士说。
试行3个月,这里已收到58封患者感谢信和多面锦旗,医患关系“前所未有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