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蔬菜上市量增加及各项稳定物价措施的实施,连日来北京的蔬菜价格持续回落。12月1日,在家乐福动物园店“农超对接”专柜上,来自本市和外省市的蔬菜瓜果供求两旺,叶菜价格明显低于之前,每日限量销售的小白菜、油菜、芹菜、菠菜、莴笋等每斤价格还不到1元。记者 戴冰摄
西城:
40家便民菜店价格实惠
近日北京下起大雾,家住三里河社区的张淑芹却不为买菜发愁。她在社区边上的便民菜店里选购蔬菜之余还买了一大袋鸡蛋。“我买的是柴鸡蛋,质量好价格也不贵。”像这样的便民菜店在西城区已有40家,蔬菜供应体系基本覆盖全区。
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买到价格便宜的蔬菜和副食品,西城区商务委通过与居民座谈讨论、征求意见、资料分析和实地勘察等方法,摸清了百姓副食蔬菜需求强烈的区域和社区中可能设置副食蔬菜供应点的资源状况,确定了10家新便民店的地址和建设形式。此前,西城区已建设了展览路街道文兴西街等30家便民菜店,如今又新增了德胜街道塔院胡同4号院、新街口街道东冠英胡同6号院等菜店10家,便民菜店经营总面积达到1700平方米,服务半径辐射全区大小街道社区。
40家便民菜店的选址、开办方式都要尽可能方便群众。为此,西城区各个街道积极挖掘,寻找建设资源:什刹海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利用闲置房屋开办社区便民店,月坛街道则利用居民小区较宽阔的空地等开办蔬菜便民供应点;展览路街道为解决官园附近居民买菜难,开办了新华菜市场,并在文兴东街便民店增加蔬菜专柜,新街口等街道以搭载形式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
便民菜店供应的蔬菜,都采用统一配送、基地供应,蔬菜及副食品品种丰富,每日供应不少于30个品种。由于中间环节少,所以价格更实惠,有的甚至比菜市场还低,刷卡买菜还能享受打折。(通讯员江帼涓)
朝阳:
商场“蔬菜早市”日销2吨
上午9时刚过,家住朝阳区甘露园西里的张大妈准时来到小区广场,同邻居们一起逛商场买菜。自从家门口的华堂商场开办了“蔬菜早市”,她就不再去社区菜市场,而是成了“蔬菜早市”的忠实顾客。
“蔬菜早市”设在地下一层,占地10平方米左右,顶花带刺的黄瓜、绿油油的韭菜……10多种蔬菜码放得整整齐齐,周围早已聚拢一批“老主顾”。张大妈挑了韭菜、黄瓜和西红柿,“大伙儿现在都爱在这里买菜,图个新鲜和便宜。”此话不假,三种蔬菜每500克分别为1.98元、2.28元和3.58元,与一般社区菜场相比,价格便宜近两成。
“昨晚采摘,今天上架,绝对的绿色无公害。”华堂商场李志生介绍,早市销售的蔬菜由京郊农户种植,由于采取“农超对接”模式,无需经过田间收购、市场批发等环节,农户采摘后直接供应商场,不仅节省时间,还大大降低商场进货成本,销售价格自然便宜。
截至目前,华堂商场在京8家门店均开设“蔬菜早市”,营业时间为上午9时至12时,日均销量约2吨,品种以黄瓜、韭菜、豆角、圆白菜等常见平价蔬菜为主,产地多为密云、怀柔等京郊地区。(通讯员华锴)
海淀:
老人步行15分钟能买新鲜蔬菜
海淀知春里社区65岁的王秀琴一早拎着布袋下楼买菜,七八分钟就到了小区菜站。别看菜站面积不大,各色蔬菜,还有鸡蛋、家禽、豆制品一应俱全,“东西新鲜,价格也便宜。”
这个小型菜站是新发地菜市场在知春里社区的直销点,蔬菜和农副产品都由新发地市场统一配送,市场直销,价格自然便宜。通过和大型菜市场合作,海淀近年来在全区范围内新建了67家社区便民菜店。
海淀区商务委出台了《海淀区蔬菜销售网点建设和布局标准》,提出“保证健康老年人步行十五分钟能够到达一个蔬菜销售网点”。要求每一街道内应有1家以上符合北京市建设标准或2家以上符合区规范标准的农副产品市场;1500户以上的社区应有1家以上生鲜超市或便民菜店。对于新建便民菜店,区财政给予3万元至5万元的扶持资金。
经过几年建设,海淀社区便民菜店已建成近400家,基本实现“老人步行15分钟能买新鲜蔬菜”的目标。(通讯员秦楠)
怀柔:
连锁蔬菜超市直接从地头进菜
怀柔城区日前成立了7家连锁“蔬菜超市”,直接从田间地头进菜,减少了批发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超市价格相比菜市场一般能便宜5%到10%,最多可到20%。
怀柔大星发大卖场是一家大型购物超市。家住泉河街道的马国忠一早来到这家离家最近的超市,在二层蔬菜购买专区挑选新鲜蔬菜。“今天这里胡萝卜一块钱一斤,菜市场可是一块二一斤。”
大星发大卖场内的“蔬菜超市”面积不大,但各类蔬菜、水果、肉类等几乎应有尽有。与一般大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蔬菜并不是以分拣包装的形式销售,而是完全依照菜市场的形式,论斤卖菜。
除了这家规模最大的超市外,怀柔6家规模较小的连锁超市也开辟了售菜专区,并实行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降低百姓购菜成本。(通讯员彭亚娟)
石景山:
“便民服务点”让菜篮子进社区
近日气温骤然下降,家住石景山区古城北小区7号楼的张顺稳一早提着口袋到楼后的便民菜站买菜。下楼2分钟就进了菜站的门,豆角2元一斤、白菜1块5两斤,不仅方便,价格还公道。“菜站就在楼下,现吃现买就成,再不用大包小包往家提。”15分钟后,她已经提着一兜子菜上楼了。
以前得走上20分钟才到菜市场,遇上坏天气更是愁人。如今,石景山区古城街道与古城工商所联手在社区建起了“社区便民服务点”,把菜篮子放到了居民的家门口,使古城北小区等地5022户家庭,不出社区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尤其方便了社区里的老人和上班族。
这些菜站的服务商都是工商部门从正规农贸市场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商户,保证蔬菜新鲜干净、价格合理,而且社区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空巢老人,只要打个电话,服务商还会送菜上门。(通讯员祁月)
大兴:
“农超对接”三方共赢
大兴区留民营村青圃园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希庆一大早就带着70多名农民钻进留民营生态农场大棚内,采摘30多个品种的有机蔬菜。随后,这些蔬菜被送往加工车间,进行筛选、清洗、过秤、套保鲜膜、包装。夜间,净菜被配送到家乐福设在北京和天津的10多家门店,第二天一早商场开门,市民就能买到最新鲜的蔬菜。
据大兴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超对接”采用的是“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合作社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了,超市采购成本降低了,消费者可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新鲜质优的生鲜农产品,从而实现了农民、超市、消费者三方共赢。大兴区实施的“农超对接”,组织40家规模以上合作社,与家乐福等超市的70余个网点建立了长期供货合同,无需向超市交纳任何费用。目前,该区向超市年供应瓜菜600吨。(通讯员李永晖)
密云:
蔬菜直供超市,价格降两成
“香菇才5块6一斤?”青云社区的张大妈在超市发双榆树店买菜,一进店门就被特价海报吸引住了,“农贸市场都卖七块八块了,这儿还真是便宜。”
“香菇5.6元/500克、油麦菜1.58元/500克、西葫芦1.85元/500克……”昨天,超市发的生鲜早市蔬菜价目表上,10多种蔬菜都打出了特价招牌。据超市门店负责人王爱苹介绍,这些特价蔬菜绝大多数都是密云等蔬菜产地直接供应的,因为减少了流通环节,售价普遍比市场价低20%。
产地直接供应,不光价格便宜,质量也有保证。“瞧,这些叶菜多水灵,都是凌晨从地里拉过来的。”王爱苹说。并且,蔬菜在上架之前,超市还要对蔬菜农药残留是否超标进行快速检测,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菜。
截至目前,超市发已先后在双榆树店、学院路店、农科院店等14家连锁店开办了“生鲜早市”。超市发与农合组织、农户建立了农产品原产地定点采购机制,生鲜早市销售的果菜80%由产地直接供应。其中在北京有两年以上合同的果菜基地12家,果菜直采面积达到2万余亩,直接带动108户农民。(通讯员秦楠)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