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鼓励杀野生动物”
狩猎场的动物福利一直都是公众关注的两个焦点。云岫谷狩猎场一名工作人员认为,生意惨淡与老百姓普遍加强的动物保护意识有很大关系,譬如夏天禁止狩猎,景区会开放枪击飞碟的项目,游客对这个项目的参与程度比狩猎要高,很多游客认为不能打野生动物,用枪打动物过于残忍。
“纯野生动物一只都不能打。”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王民中说,“北京的狩猎场只能猎杀人工饲养成功的,或被允许利用的野生动物后代。”
但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华宁称,野生动物就应在野外生存,通过建狩猎场这种圈养野生动物的形式只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狩猎已不是人类获取食物的基本需求,如果通过去猎杀野生动物以此取食,或娱乐,那是不应该提倡的。
华宁认为,政府通过要建大型狩猎场的宣传,只会给老百姓更多的误导,间接鼓励老百姓去猎杀野生动物。
而从事国际狩猎代理的一家狩猎俱乐部总经理王巍认为,有计划地狩猎是一个非常生态的旅游活动,不需要播撒大量化肥和除草剂,动物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其中老弱病残的动物被狩猎后,获得高昂的补偿可以再用于改善景区其他动物生存环境。
“卖子弹挣钱”模式单一
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主任助理曾岩也认为,根据山地目前的经营状况,狩猎不是最坏的方式。如果能用合理的方式保证濒临灭绝动物不减少,并通过经营来转化为当地环境进行保护。通过这种猎养猎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那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王巍认为,国内的狩猎行业发展粗放才是问题。国内很多猎场向外购进动物,实际上是向附近村民购买狍子,这种方式对种群的破坏性很大,体现猎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担当不够。很多猎场“靠卖子弹挣钱”,模式过于单一。
政府需评估动物种群密度
狩猎的前提是保证种群稳定。这方面,他认为,政府的监管很重要。在国内,很多猎场获得行政许可后,政府就缺少应有的管理。在国外猎场每年都会进行检测种群数量,对种群密度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种群消长的情况,再确定下一年的可以狩猎的数量。通过狩猎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再去不断改善环境,让动物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此次,密云计划将狩猎区改造成为以狩猎为特色的综合旅游度假区,王巍认为,很多地方以狩猎的口号开发房地产项目,在狩猎区引进别墅,“这种形式才会加大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对此,该狩猎场的一名陈姓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邀请专家进行论证,暂无详细规划。
来源:新京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