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观点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主因
应该看到,2010年的物价上涨,突破了天气异常、自然灾害、供应“大小年”等常规的因素,增加了不同于往年的涨价驱动,这才使得物价走势判断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逆转”。正如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所说:“长期的货币超发结合目前时间点上整个社会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发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远超社会预期的主要原因。”
而此轮物价上涨更关键的因素在于——各类社会成本特别是基础性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在食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进入2010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生产、流通环节人工成本更是明显增加。在农业从自给自足为主转向商品化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核算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促使“劳动力成本”概念的出现。过去农民不把自己干活时付出的劳动看作成本,但是打工后越来越认为自己的劳动是值钱的,因此播种、施肥、除虫、采摘等都要雇工,劳动力成本成为CPI持续走高的重要推手。业内专家认为,此轮物价上涨,只是工农产品比价的合理回归。
未来通胀压力会持续较大
“未来通胀压力会持续较大,但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产品价格会呈上涨态势。资源、土地、工资、利率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也会推动物价上涨。但由于国内工业品整体供大于求、粮食连续丰收,加上货币政策正在进行调整,未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超过5%的单月C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了一个温和通胀的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CPI都会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
刘元春认为,以农产品为主体带动的价格上涨,其波及面和持续时间都不可低估。货币政策虽然已经转向稳健,但收回流动性需要时间。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得力,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通胀预期。
“抑制通货膨胀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说,“这需要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一致性,把回收流动性和防止通胀放在政策调控的首要位置。”综合新华社电
■ 现场
发布会所有提问事关物价
尽管对于11月CPI或创新高,早在国家统计局发布之前便有多种预测,但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仍引起了全场记者最大程度的关注。
发布完1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后,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照旧请记者提问,现场5个记者的提问全部涉及物价,其中对于CPI在12月份以及即将到来的“两节”物价水平尤为关心。
■ 新政
明年将更换CPI“篮子产品”
盛来运昨日表示,2011年国家统计局将更换物价调查的“篮子产品”。
盛来运介绍,调整的基础就是2010年住户调查消费资料,但由于目前的住户调查还没有结束,需等调查完成后才能视情况而调整。但他并未透露调整的具体时间。
此外,盛来运还透露,修订过的房价统计调查方案以及GDP季度指标目前正在按程序报批中。
■ 声音
●11月份物价的涨幅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构成来看,仍然还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共同推动了CPI的上涨。
●政策的出台到产生明显效果要有一定的时间。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是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
■ 相关新闻
姜蒜价格下降北京降幅居首
北京生姜价格降19.4%、大蒜价格降21.7%
据新华社电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下同),12月11日,蔬菜、水产品价格以降为主;鸡蛋、白砂糖价格微降;食用油价格稳中有涨;猪肉、水果价格微幅波动;成品粮、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监测的21种蔬菜中有3种价格上涨,13种价格下降,5种持平。洋葱、豇豆、苦瓜价格涨幅在0.3%—1.0%之间;菠菜、油菜、生菜、茄子价格降幅在1.0%—1.9%之间,西红柿、四季豆、黄瓜、菜椒、尖椒、圆白菜、大葱、大蒜、生姜价格降幅在0.3%—0.9%之间;大白菜、芹菜、白萝卜、土豆、胡萝卜价格持平。
监测数据显示,11月中旬以来,全国生姜、大蒜价格持续回落,截至12月11日,累计降幅分别为8.0%、8.8%。分地区来看,除西藏外,所有省区市生姜、大蒜价格均出现回落,其中,北京、贵州的生姜价格降幅居前,均为19.4%;北京、广东的大蒜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为21.7%、15.0%。(记者张静)
来源:新京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