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处逢生求创意
开幕式辉煌背后,其实浸透着主创人员身陷创作“困境”的苦涩。
2009年年初,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从原定的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的主会场,改到了海心沙岛举办,奠定了这台节目非同凡响的基础。但这一亚运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新,要从天马行空的“遐想”变成活生生的节目,实非易事。
陈维亚作为执导过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的中国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既执着,同时又善于听取别人合理的意见。在接受会场移址这一重大调整后,他带领创意团队开始了新征程,在创意的“苦海”中耐受“煎熬”。
2009年1月底,海心沙岛开幕式方案的第一稿问世。“岛”为舞台,“水”为核心元素两大主轴基本确定后,艺术家们再度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放弃在海心沙岛上办开幕式的意见一度占据了上风,陈维亚、路健康、姜浩阳“三驾马车”也出现了意见分歧,一度需要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路向何方。
如何激发主创团队的热情,寻找到新的灵感?团队中的长者、64岁的路健康2009年春节刚过就带领所有主创人员,赴大型演出活动非常活跃的美国拉斯韦加斯观摩和考察,观看“水秀”(以水为元素的娱乐表演)。拉斯韦加斯之行让艺术家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整,令创作团队耳目一新,各种世界水准“秀”,不仅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更让他们找到了灵感。最后亚运会开幕式水的舞台、帆屏上令人震撼的空中“威亚”表演等节目,创意来源都来自这次考察。
海心沙岛上办开幕式的思路有了,而在开幕式核心创意方面也有了突破。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场地明确了,主题也清晰了,还必须通过艺术家们具体的节目创意和演员们的排练和演出来加以充分体现。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莎拉·布莱曼和刘欢演唱主题歌的马克·菲舍尔,这回又献出了奇思妙想。他在海心沙岛上,打造了四面由八块巨幅LED显示屏“铸造”的巨帆,不仅一下子为海心沙岛注入了扬帆启航的“灵魂”,更为表演舞台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和超大容量的音视频载体。
“巨轮”和“帆”一下子使得其他创意找到了源泉,一个个奇思妙想从空中“落”了下来。“海洋之舟”、“白云之帆”和现场组装巨型火炬塔点燃主火炬、高达600米的广州塔“小蛮腰”上逐层打出绚丽焰火、珠江巡游等核心创意相继浮出水面,并最终得到了主创团队的肯定,进入到实际的排练阶段。
从2009年酷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甚至2010年的春节,主创团队的艺术家们分赴河南塔沟武校、浙江杭州和广州郊外的一个封闭式工厂里的排练场,和数以千计的演员们经受了一次次心灵和身体的历练。
2010年9月30日,历经一年多创意、排练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节目,在海心沙岛这艘永不沉没的“巨轮”上进行了首次联排。虽然只是第一次联排,服装、音效、视频、焰火等手段都还没有到位,但开幕式全新的风格和几台精心创意并投入巨大心血排练的节目,仍然深深地打动了有幸在现场观看的人员。
10月20日,第一次相对完整的联排则得到了方方面面专家的高度评价,并针对联排中出现的13个方面的细节问题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案。也正是这一次联排为开幕式团队赢得了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