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美国《世界日报》日前刊出社论说,中国城市化进展,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促成长、调结构的关键社会性指标。进一步言,城市化也是解决中国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的有效手段。中国城市化趋势已蓄积足够动能,而问题复杂程度也可能超越过去经验,如何吸取外国经验启示多作参考,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文章摘编如下:
根据中国社科院去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态分析与预测》,预期中国城市化比率将由现在的46%增至48%,并可望于2012年至2013年间,突破50%的临界值,而于2015年达到53%左右。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促成长”、“调结构”的关键社会性指标。
城市化指标系指城镇常住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率。目前的46%即指城镇人口仅占46%,远低于已开发国家平均85%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5%的水平。显示中国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也代表中国正进入城市化进程中的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化的进程必将带来消费推动的巨大作用,透过住宅与汽车这两项最重要的耐久性消费需求,将成为国家总需求的主要支撑力量,也才有可能逐渐摆脱对外贸易需求的依赖,而把内需拉拔起来,因此是“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还有将近2亿的农民工,在都市赚到钱后,每年都要寄钱回农村,这固然可以解决农村温饱的问题,但却也是国内消费需求无法大力成长的制约因素。
如果城市化比率每增加1%,将会有1000多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推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今年若能使城市化比率增加二个百分点,则将增加消费3.2个百分点。其对促进成长的贡献颇为可观,以总成长率计,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
进一步言,城市化也是解决中国城乡差距、所得分配不均的有效手段。所得分配的平均化需要依赖“中产阶层”的兴起,一般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产阶级比重可达80%左右,但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仅占15%左右。
台湾地区过去经由劳力密集加工出口产业的发展,使劳工家庭增加,也培养了中产阶级的兴起,这是台湾过去能够在经济成长与所得分配兼顾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
历经此次金融海啸,中国已体会到以国内市场规模之大,势必无法持续依赖出口市场作为其长期成长的引擎,必须以国内需求作为新的成长来源,而且还要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国内消费的提高又必须以城市化作为基础。因此,蓝皮书也指出,城市化比率的提高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中国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更进一步指,中国政府还定下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比率会达到55%,2050年争取到65%。这也就是未来40年还有另外20%的城市化目标要完成,以此推算将还有3亿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人口。这么庞大的农村人口转型到城镇将带来的新城镇开发、房地产及其所将扮演火车头产业产生的带动效果,将十分可观,也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亮点。
面对城市化所将产生的经济成长连锁效应,中国政府面临的课题与挑战也非常艰难。除了土地资源由农村到城镇,所将产生的粮食自足、供水供电与供热的要求、道路交通的供应,乃至城镇发展所需的文化、教育新增的庞大需求、商品的物流和配送,以及城镇的行政管理、地方租税收入与预算的新规范。
除此之外,家庭和个人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以便使城市化成为培养中产阶级而非使社会M型化的触媒,都在考验政府管理阶层的政策设计与政策落实能力。
总之,中国城市化的趋势已蓄积足够的动能,确定成为未来30至40年中国经济成长的新支点。但问题的复杂程度也可能超越过去的经验,因此,如何吸取外国走过的经验启示,多作借镜参考,应该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来源:中新网 编辑: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