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原料从年初的每吨八九万元,涨到当下的每吨35万元,将近涨了4倍。”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姚小蔓忧心如焚地说:“正常吗?”
北京西单商场分管羽绒服销售的左姓负责人说,羽绒服普遍涨价,动辄数千元一件的羽绒服把大量中低端消费者拒之门外。
另一位经销商则透露,去年冬天一件羽绒服的批发价在四五百元,今年冬季生产商提高到八九百元。今年10月,受“千年极寒”说法的影响,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倍,可到了11月,“千年极寒”没有到来,气温还比往年稍高,羽绒服销售量突然下降20%~30%。
这位经销商断定,如果未来半个月之内,全国不出现降雪降温天气的话,羽绒服市场目前这种“售价高销量小”的局面肯定被打破。“不用等到春节,圣诞节、元旦,经销商就会撑不住降价大甩卖了。”他说。
“销售量不能再下跌了。”河北省张家口市明天羽绒服专卖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今年11月以来,销售量下降造成的损失足以冲抵今年下半年同比增长的利润。而他经营羽绒服卖场的租金,却从2006年的一年16万元,涨到了现在的一年45万元。
在辽宁省沈阳市兴隆百货集团专营羽绒服的王爱国,2002年才入行。他说,2004年、2005年羽绒服“卖得很爽”,2007年与2008年销售利润与成本只打了一个平手。2008年10月左右,国内羽绒原料涨到10万元/吨时,业内人士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价格。”
对于今年羽绒原料以及羽绒服价格双双上涨至高位,王爱国表示,着实被“千年极寒”忽悠了一把,严格偏离了羽绒价值的波动范围。不久前,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的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四届三次会员大会上,姚小蔓希望与会生产商与经销商认真调查一下推动羽绒及其制品价格上涨的幕后主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