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传媒互联网
上万老电影急需修复 人才稀缺美学修养不够成困境
2011-09-15 11:25:20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上万老电影急需修复 人才稀缺美学修养不够成困境

电影资料馆工作人员在取拷贝。

上万老电影急需修复 人才稀缺美学修养不够成困境

《一江春水向东流》剧照

上万老电影急需修复 人才稀缺美学修养不够成困境

《渔光曲》剧照

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拍摄于1927年的经典影片《大都会》,经过精心修复,9月上旬首次以全新面貌与北京观众见面。对于喜欢老电影的影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好消息。事实上,关于老电影的修复和放映,近年来正在成为一个悄然兴起的话题。

今年4月,修复版《倩女幽魂》登上内地银幕,重现当年张国荣的风采。此前的修复版《东邪西毒》在国内院线的上映,也给观众带来过一阵怀旧冲动。而国产电影修复计划的开启,更成为今年6月举行的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大新闻,按照这项计划,3年内将有10部中国胶片老电影被修复,其中包括《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麻雀与乌鸦》等经典影片。

在中国电影史上,诞生过众多好电影,给几代观众留下过深刻印象。但时至今日,那些老电影的现状和命运不容乐观,修复或者说抢救老电影,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现状:上万部老电影急需修复

目前,老电影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电影资料馆是国内收藏电影拷贝最齐全的馆藏单位,收录国产电影拷贝总数在2万7千部到2万8千部之间。各个年代的影片都有收录,其中有三分之一是1949年以前拍摄的老电影,现存最早的影片是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

据中国电影资料馆技术部副主任左英介绍,1958年电影资料馆成立后,开始建立电影素材库房,在西安、北京各设一座,西安库房用来保存电影原始素材,北京库房则存放电影拷贝。“库房设计得非常牢固,是按照防核爆技术建造的。因为胶片不能在常温下保存,库房温度要控制在5摄氏度左右。”左英说。资料馆库房建成后,保管条件较好,因此,1958年后电影拷贝的保存相对比较理想。

相比之下,1958年以前的老电影拷贝如今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电影资料馆建立之初,收集到的拷贝,多数经过多次放映,胶片有瑕疵、损伤,当时未能及时修复,入库这些年,画质和音质都损坏得比较严重。以1934年上映的经典老片《渔光曲》为例,该片原版胶片在战火中遗失。目前电影资料馆仅有一份当年的拷贝,但拷贝情况十分糟糕,不仅存在划痕,而且部分片段缺失。这类老电影拷贝就在急需修复之列。

其实,老电影的修复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此后,修复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据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室副主任黎煜介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曾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老电影复制工作,绝大部分易燃胶片都被转换成安全胶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采用的都是易燃胶片,在温度合适时很容易自燃,所以,胶片着火是常有的事。”此外,电影胶片还容易风化、脆裂、发霉、板结,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精心维护。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电影资料馆开始尝试把胶片电影进行数字化转换。2005年,电影资料馆启动了一个庞大的修复计划,由国家投资2.8亿元,计划修复5000部电影。其中,先由专家挑选电影史上各个年代较有代表性的150部影片加以精修。左英透露,投资中约1.2亿元用于设备购置,其它用于具体修复工作。“购置设备、建立工作室花了很长时间,真正开始修复是在2007年,比预想要晚两年。今年年底会修复4000多部影片,预计明年年底会完成该项修复计划。”

算账:每部成本约30万元

今年4月底,1987版《倩女幽魂》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在北京首映,当放映厅里回响起那首经典主题曲时,现场观众无不激动万分。投资人吴思远虽然不肯透露修复该片的具体费用,但他告诉记者:“起码是200万元人民币。一般而言,看你的要求怎么样,你要把它修补得非常好,就要花更多的钱。”

这一说法得到了专业人士的佐证。修复老电影的成本主要取决于修复者希望达到的程度,像美国修复重映的《白雪公主》,花费达300万美金,而国内修复《西安事变》也花了70万元。据了解,影片修复的成本主要在于修复设备的采购和聘请高素质修复人才,全套最高效的影片修复设备就需数千万元。

左英介绍,修复一部电影至少需要8道工序,非常繁杂。目前,对老电影的修复主要还是在数字拷贝上。“不是不能直接在原版胶片上修复,而是为了不破坏它的原貌。”他解释,原版胶片是历史文物,对它进行修复,其实也是一种破坏,而在数字拷贝上进行修复则更加灵活,万一出错也可以进行修改。

修复老电影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电影资料馆从前期到后期所有参与修复老电影的大约有70余人。由于工作繁琐,一天下来,一个工作人员一般只能完成100到200帧的画面修复,而一部90分钟的电影,大约有129600帧画面。黎煜表示,一部保存十分完好的电影,简单修复需要一到两个星期。“但是,要想达到一定的美学标准,一帧一帧地精细修复,一部电影起码要用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

譬如老电影《渔光曲》,破损非常严重,经过近两年时间才修复完毕。“这部影片拷贝中间经常缺失几秒或十几秒画面,需要我们用电脑特技进行修复还原。幸好老电影的场景比较简单,用电脑还原还不是太困难。”左英说,根据一部电影损伤程度的不同,修复成本也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电影资料馆迄今在每部电影修复上的投入是30万元左右。对比国际上每部8万美元的均价,这已经是个很“节约”的数字。

“现在从事老电影修复工作的人才非常稀缺,国内能够主持修复工作的人才不超过10个,底下干活的也不超过100个。”左英大为感慨,“这项工作干起来很枯燥,社会地位也不是很高,不像欧美国家的同行那样受人尊敬。另外,年轻人都喜欢拍电影,搞创作,不太喜欢做这种耗费心力的修复工作。”

更要紧的是,目前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电影修复专业,即便是电影资料馆的修复人员也大多是半路出家。“我原来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从事这行之后,还专门去北京师范大学修过美术专业。”左英介绍,电影修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仅要对电影艺术有很深刻的了解,还要对电脑技术及胶片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所了解。

“做修复的技术人员,电脑技术一般都不错,但美学修养可能还有所欠缺。特别是老电影的拍摄手法、艺术内涵,跟今天都不太一样,技术人员在修复时可能就会跟原片有所偏差。”左英就曾遇到类似问题,修复《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有老观众觉得画面太亮,说原片不是这个样子。后来,找到该片创作人员,才知道过去用的摄影机没法把画面拍得很亮。

其实,老电影修复也是一种再创作的工作,如果能联系上当年的导演、演员,了解他们当初创作的想法,会对修复有很大帮助。左英无奈地表示,不少老电影都存在片段缺失的问题,很难找到原始拍摄素材进行补充。同时,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影片的主创人员也已经陆续离开人世,对于影片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影片修复人员已经无法追溯。

是保留老电影的原貌还是对损坏片段进行后期补充?这也是修复人员很纠结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缺少一支专家队伍对老电影修复进行指导,也没有确立一个具体的修复标准,修复人员只能自己摸索。”左英说,未来资料馆打算招一批专家对老电影进行艺术研究,建立一个修复的质量标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