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儿媳为了向父亲索取房屋拆迁补偿款,在电视节目中百般刁难父亲,并以父亲求孙心切相胁迫,和父亲签订协议,要求父亲承担未来孙子的生养、教育等费用,违约还要求父亲支付10万元违约金……这是石家庄影视频道“情感密码”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中的故事,节目中不孝儿子的言行激怒了很多观众。
然而,这期节目不久却被证实其中的故事并非事实,节目中标有明确姓名、住址的儿子、儿媳、父亲,都查无此人,节目是雇用临时演员进行表演的。据国家广电总局有关人士透露,类似情况在全国的电视栏目剧中并不少见,为提高收视率,一些自称“真人真事”的栏目剧,其实是编造的故事。9月1日一则“孩童捡钱遭冒领被判赔钱”的栏目故事——《巨款丢失以后》,曾被当作新闻事件广泛关注,后也被证实内容为加工创作而非真实。
9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对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违规问题的通报》,对石家庄影视频道做出暂停播出30日的处罚决定。《通报》批评说:“(节目)用夸张的手法表演儿子对老人不敬、不孝,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
不断被冲击的道德伦理
“情感密码”是一档情感故事类栏目。据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全国有100多个类似栏目,一些栏目收视率创下文艺类栏目之最。节目火爆的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人评价,情感故事类栏目“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以媚俗为结果”。以某卫视此类栏目为例,“‘美女家教’横刀夺爱”、“怀孕女友遭负心男背弃失控痛哭”、“残疾男利用帅气弟弟向女方骗婚”,从这几期的内容标签就可以看出,猎奇、窥视、媚俗等倾向比较严重,一些节目刻意放大社会阴暗面,扭曲社会真实。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国家广电总局的处罚“短时间内会起到一定震慑效果”,“但在竞争过程中,一些电视台或栏目在找不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时,会在伦理的边缘地带寻找竞争优势,不断冲击底线。”尹鸿说:“电视作品要维护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有价值观的基本引导。不能以价值观作为一个掩体或掩护,去夸大放大人性的丑恶,助长人性的丑恶。”
真假杂糅,误导观众
《我给儿子当孙子》播出后,“史上最牛儿子——许峰”被网友“人肉搜索”。在被四处指责时,实为石家庄一物业公司保安的苏海龙,即节目中的“许峰”主动找上媒体,坦承自己只是传媒公司花钱雇用的临时演员。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郎劲松表示:“演播室播出的情感故事类栏目走红的原因之一,是观众认可了内容的真实性。”而当这些貌似真实的演播室对话节目被曝虚假时,观众感觉像是被骗了。
“我们做新闻节目就要遵从新闻的要求,要真实;做艺术性的戏剧节目,就要遵循美学要求。创新不能真假杂糅、是非难辨,这会误导受众。”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
对于新闻和戏剧杂糅的方式,尹鸿认为:“这没有问题,但是要标明,是虚构的就是虚构的,真实的就是真实的,不能误导受众。这是一个媒介伦理问题,虚构的就要告诉观众是虚构的。”
而事实是,为了吸引眼球和追求收视率,在这些貌似新闻、真实的栏目剧中,受众很难看到明显的提示语言或标识,容易产生误读。
在引起关于节目真假及价值观引导的争论后,《巨款丢失以后》节目组对该节目完整剧情作出说明:“一名小学生拾金不昧做好事,但是失款被冒领,之后失主找上门来,给小孩及其家庭带来不少压力和麻烦,甚至惹上官司,不良冒领者被小孩的纯洁行为感动,良心和善性回归,最后归还失款。”节目组表示,虽然节目希望反映当下的道德困惑,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少了明确标识,使观众误将剧情当做新闻事件,产生误解,对此,节目组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将在今后的节目预告、播出、互动中加强标识,避免此类误会再度发生。
栏目剧也要有规则和底线
郎劲松建议:“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应该坐到一起首先对各个栏目类型进行详细归类,新闻的归新闻、娱乐的归娱乐,要有规则和底线。”
“我们希望电视能传播真善美的情感,让人增长健康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仲呈祥表示,“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现在的问题是有时媒体放弃了引领,一味迎合,就连养眼都谈不上,它是花眼乱心。”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志锋认为,情感故事类节目一方面以贴近性和地域性得到观众的喜欢和认同,另一方面也存在为了盲目追求收视率,不惜编造、猎奇故事,使一些节目流于低俗。
一位观众对记者说,她以前一直很喜欢看情感故事类节目,认为真实可信、贴近生活,但近一段时间,有些节目比较低俗,编造痕迹也重,她观看节目的兴趣小了很多。
专家提出,栏目剧一方面要符合老百姓的口味,真实反映生活,同时又要避免低俗化。靠编造内容、低俗猎奇来提高收视率,最终只会引起观众的反感,造成观众的流失和收视率的下降。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