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教育职场
“狼爸”回应体罚教育后代:我没有妖魔化自己
2011-11-25 09:00:35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毕业于暨南大学自称是典型的老广认为“打”是家教的精彩部分,打是出于爱

“狼爸”回应体罚教育后代:我没有妖魔化自己

“狼爸”有着幸福的一家。

“中国狼爸”萧百佑的日程很满,穿梭于各地为新书做宣传,同时推广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一周前,萧百佑和多位专家在一家电视台做节目的唇枪舌剑,引起轰动。萧百佑推崇的惩罚式教育引发了广泛争论。其教育方法被媒体总结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

一些人挺他,因为孩子成功上了北大;更多的人不赞同他,甚至有媒体和专家说他“残暴”;也有人说,萧百佑将自我妖魔化,是为了新书的炒作;更有人将他和美国华裔“虎妈”并列。

22日萧百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于社会上存在的种种质疑进行了一一回应。

人物简介

“中国狼爸”萧百佑,广东人,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奢侈品行业的从业者,同时涉足地产。他的三个孩子先后考上北大。著有《所以,北大兄妹》一书,其教育方法被媒体总结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被称为“中国狼爸”。

“狼爸”语录

1.12岁以前,体罚是必须的,可行的,因为他还没形成完整的价值观。

2.首先,孩子没有心理准备时不要打他。让孩子明白,打是因为他违背规矩。其次,绝对不用手打。身体互相之间的冲突是最伤感情的。所以我选择用藤条,也就是鸡毛掸子,有韧性,有弹性,伤皮肉不伤筋骨,又能让他感觉到疼。这是专用的惩罚工具,绝对不用别的。第三,不说孩子不能听的话,不讲粗言滥语、市井痞话。

不相信没有家长没打过孩子

萧氏家规十分严苛:“没有零用钱,不许喝可乐,不能吹空调,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要求,就会遭到体罚。

记者:有人说,你其实并没有那么严厉,是在刻意地妖魔化自己,是为了卖书?

萧百佑:我不认为不是这样的。大家对我有误解。从出书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妖魔化自己。“狼爸”的家教是一整套理念。打,惩罚式的教育,只是其中精彩的一部分。为什么精彩?在大家都不敢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敢站出来负责地、理性地表达:家长有权而且必须对孩子进行惩罚式教育。但前提是12岁之前。

打不是全部,但(孩子)不打不成才。我是在面对大家说真话,这是从我自己孩子的成长经验、从我教过的三十几个孩子的实践中得到的。

为什么会有妖魔化的说法呢?是大家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尤其是一些专家想当然的结论。所以才把这个变成一个突出的矛盾。从始至终,我都是很客观很理性的。

我感谢媒体、网友,引起大家热议是好事,大家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

记者:打孩子是整套教育理念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精彩的部分?

萧百佑:我个人做事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否则就没能力教好孩子。这件事,不是娱乐,不是八卦,是很严肃的教育问题。

我敢这么说,我绝不相信有一个家长没打过孩子。(记者称自己的父亲就从没打过。)那是你和你的父亲忘记了。比如,2岁小朋友不吃饭,如果父母没有惩罚,没有打骂过,这是假话,难道他们要劝你一个小时去吃饭吗?

中国古有头悬梁锥刺股、有岳母刺背、有孟母三迁,今有“狼爸”打儿。这是一脉相传的。但是打,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打法。

记者:“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萧百佑:很多人把我符号化了,不是妖魔化。我的书里从来没有说过“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这是群众总结的,而且总结对了。符号都是有象征意义的。“上北大”,不是真指的上北大,而是成为被社会承认的有用的高精尖人才。“三天一顿打”,“三”本身在我们的文化里就是个虚数。

记者:你说引起争议是好事,但是现在舆论都很关注“打”这一部分,是否会忽略掉别的重要的东西?

萧百佑:这样确实不好。但如果说有错,错也在那些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发言的专家。这段时间以来,当面或者别的方式质疑我的专家,没有一个看过我的书,但有人却用生硬的甚至是谩骂引起了非议。看完再批,我没意见。但是他们没看书就用“残暴”这些莫须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词汇通过媒体快速地传播出去。坏事引来了关注,但是坏事怎么才能变成好事?所以,我要和媒体配合,把“中国狼爸”的教育理念推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产品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法制办11月24日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积极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进程。>>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拟立法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应当公开招聘
武汉电视问政 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等公开“应考”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