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母亲,曾经对“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出不了乔布斯”之类的论断颇为反感,我们有扎实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孩子知识面、眼界、创新力,也不能说差。
最近,在读《乔布斯传》,看完,一声叹息。假若,多年后,我的孩子跟我说要从大学退学,并且不确定自己要干什么。我坚信,我一定会说“不”。
“不”的潜台词是:你不读完大学,拿下文凭,将来凭什么立足社会?还有,你不能让我这么失望,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只是希望你学得好、过得好。
这就是中国父母的软肋。因为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要给他最好的,为他付出的越多,越不能承受哪怕百分之几的风险,家长的心理比孩子更加脆弱。
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曾经是初为人父母的心。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入学,仿佛和孩子一起被裹挟到竞技的赛道上,身不由己。再环顾四周,又有哪个家长真正淡定到,对孩子的成绩无所谓,对孩子所上的学校不关心?
看过了高学历孩子对父母不孝不敬,看过了名校骄子心理障碍自杀或犯罪,便觉得,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的心态,是多么重要。教育子女是门学问,也许,真正要学的,是怎样让自己心态平和,摒弃盲目的攀比,更公平地对待孩子。
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慢慢长大。要记得提醒自己,即使,他做不了舞台上最耀眼的那一个,只能在台下静静地观看、鼓掌,只要,他是快乐的,就足够了。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