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洒落在安吉西北部的农家小院里。我和家人围坐石桌,享受数日冰寒后的温暖。突然收到短信:“唐伟在‘闲人谷’,携全体石蛙给各位拜年啦!”没想到,春节期间唐伟还留守在安吉的小山谷。于是,我临时决定去朱星坞给他拜年。
“闲人谷”是唐伟和侯健、张斌三个年轻人,给安吉县杭垓镇桐杭村朱星坞起的新名字。2009年3月,他们毅然放弃杭城的光鲜白领生活,拿着200万元资金来到这片不毛之地,建起30幢蛙舍,发展石蛙规模养殖项目。他们重回农门的故事,感动了许多读者。有读者认为,有知识、有资金、肯吃苦、爱农业,像唐伟这样的人群,才是农村和现代农业的真正希望。
下午1时许抵达山谷时,唐伟还没回来。鸡鸣狗叫声中,一位头发略微花白的老妇人,从平房宿舍里出来打开铁门。我一看,便知是唐伟多次提起的老母亲,63岁的邓淑仙。说明来意后,邓淑仙高兴极了,赶紧搬出凳子,泡好茶水,拿来花生瓜果:“唐伟去递铺镇送货了,马上就回来。”
与老人家的聊天中,我感受到了这群年轻人更多的可贵之处。
这是3个年轻人来到朱星坞的第4个春节、第5个年头。今年春节,又轮到唐伟值班。小年夜那天,妻子王萍带着婆婆邓淑仙和儿子,午时驾车出发来朱星坞。冰天雪地,车子不停打滑,原本2小时的车程,王萍整整开了6个小时。因为丈夫总不在身边,王萍多了几分坚毅和独立。
大年夜那天,唐伟为远道而来团聚的家人,做了几道可口的菜肴,算是庆贺新春。这番景象,与杭城的繁华热闹无法相比,加上山谷里的漆黑寒夜,更显几分清冷。次日,妻子独自带着孩子回老家拜年了,留下丈夫和婆婆守着山谷。
正聊着天,门槛边的3条狗欢快地叫了起来。只听铁门“吱呀”一声,唐伟出现了。看到我,唐伟很诧异。我说:“来给你拜年,还带了在农林大学读大二的弟弟一道前来,希望他以你为榜样,活出别样人生。”
唐伟摸摸后脑勺,害羞地笑了。带我们参观养殖基地的路上,他畅谈思路和愿景:“希望今年有两大突破,一是与风险投资商洽谈顺利,逐渐扩大养殖规模;二是希望与农户合作顺利推进,起到带头致富的作用。”
显然,他的心里,装着无数个梦想,比如希望继续攻克技术难题,提升蝌蚪变蛙的变态率;希望换个蜂蜜箱,来年让家人吃上土蜂蜜;再养几只羊,过年时赠给亲朋好友。而那些细微的梦想拼凑起来,就是他们的独特人生。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生,正汇流成这片土地上的中国梦。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告别唐伟时,我看到了门前的一排桃树,已生出许多花苞。寂寞清冷的山谷,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