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新华网翟子赫 摄
3月6日上午10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举行,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陈锡文、李德水、王金祥、王钦敏、杨凯生、王文彪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德水]刚才讲到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大的,我想粗略的点点题,谈几个方面。
第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均7%。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中国经济到了“十二五”就没劲了呢?不是。如果按照过去那么干,10%都是可能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个7%呢?我的理解,这就是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上面来,要把发展和所得的成果更多的用到民生上来的这种坚定的决心。“7%”标志着“十二五”期间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过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不能再盲目地铺摊子,要防止在地方上把“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层层加码的现象,要把“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不追求高速度不等于可以轻松一些、可以偷懒一些,绝不是这样。相反,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建设“两型社会”,需要我们下更大的苦功夫,做更深入、更艰苦的工作才能够做到。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靠科技进步,要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
第三,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我研究分析了近十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额、固定资本形成、最终消费、企业利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倍数关系,各增长了多少倍。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一个情况,增长倍数最低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其次是最终消费,这反映了我们的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结构,也说明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比较多的以利润的形式流向了企业,以税收的形式流向了财政。居民收入本来增长不多,由于社保体制还不完善,居民消费有后顾之忧,所以又把很多钱存在银行,储蓄的增长倍数也是很高的。企业和政府就利用利润和税收以及居民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投资和发展生产,增加出口,这成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动力。这种形式和发展方式,也可以说是我们发展方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两个提高”,即:努力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两个提高”、“两个同步”非常重要,我理解是“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之一。
这里面我建议,“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这个提法还要考虑到,重点应该向中低收入居民方向倾斜,叫“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因为不同收入的居民本身差距就很大,基数很悬殊,如果所有居民都按同一个比例增长,就必将使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更加恶化。所以在政策设计上要做好低收入群体的保障,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做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队伍,按照国外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中产阶级。这样我们社会从消费能力来说就会大大提高,扩大消费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是农村。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是进一步拉大的,去年有所缩小,整个十年是拉大的。中国农村户籍人口8亿多人,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比较低下,当然这也正是我们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深化农村改革,努力转变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我们更多的看到大家提到的是工业、二产,其实一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相当繁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历史上每当紧要的关头,我们党都会把目光投向农村,农村成为中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成为开启未来的一把钥匙。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去农村找到了革命的基础;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邓小平也在农村找到了发展的源泉;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我们要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样需要到农村去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