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杨柳绿。3月12日,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年”,也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三十周年。在这播种的好时节,怎样让植树节过得更有意义?公民除了亲手种树还有哪些新方式来尽植树义务?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就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由“要我植树”到“我要植树”还有多远?
植树造林是绿化祖国,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我国开展三十年来取得显著成绩,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提高。
“这是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运动。”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才委员说。
但同时,李育才委员还表示:“虽然这些年,人们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公民对于植树更多地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人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发自内心的‘我要植树’‘我要造林’,要把它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植绿爱绿护绿、绿化祖国的效果。否则,被动造林终将失去活力,不能持久。” 李育才委员说。
李育才委员表示,我们要积极宣传,大力号召,动员人们由“要我植树”向“我要植树”转变。
一些代表委员也表示,不要在植树节才想起植树,关键要培养保护生态的意识,并且这种意识、观念是贯穿于人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