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第十三届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中国创业家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五层簕杜鹃厅隆重举行。
论坛由《商业周刊》副出版人、执行发行人魏寒枫主持,深圳市副秘书长、高交会组委会秘书长高国辉先生发表致辞。随后,针对“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破局中小创业企业的融资之困”议题,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发表了“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莹辉发表了“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题演讲。
在嘉宾对话环节,由《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担任嘉宾主持,围绕“转型时期的创业之道”议题进行充满激情而精彩的对话,对话嘉宾包括: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国际著名投资专家、作家吉姆.罗杰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金融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徐少春;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敬;快播科技CEO朱达欣。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嘉宾们用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场解答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后,由深圳市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章俊发表的精彩而有风度的演讲,成为本场论坛的完美收尾。
附件:
2011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中国创业家峰会 文字实录
时间:2011年11月17日下午2:00——4:30
地点:会展中心簕杜鹃厅
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很高兴能够出席本次大会,并荣幸地担任大会主持人,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下午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交会组委会秘书长高国辉先生!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先生;华尔街传奇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先生;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少春先生;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莹辉先生;深圳雅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敬先生;《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先生;深圳快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朱达欣先生;深圳市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章俊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欢迎这些领导和嘉宾的到来!
下面请深圳市副秘书长、高交会组委会秘书长高国辉先生为我们献上精彩的致辞!
高国辉:尊敬的海闻校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第13届高交会中国创业家峰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请允许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高交会组委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创业、创新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可以说,正是由于深圳长期以来坚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不断营造鼓励企业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才有了深圳31年发展的经济高速度,才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截止目前,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中,深圳本地企业达65家和32家,均占总数的10%以上,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位。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发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优势,继续把坚持创业、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坚定不移地提升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坚定不移地为企业家、创业家提供创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把深圳打造成创新的沃土、创业的乐园,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欧债危机不断蔓延,人民币汇率上升和国内通胀压力仍将持续,给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也给中小企业创业、生存带来了很难解决问题的空间,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高交会组织中国企业家峰会,并将如何破局中小创业企业的融资之困作为峰会的主要议题,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次峰会我们荣幸地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知名的企业家和投资家参加讨论和交流,相信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将为广大的创业家和中小企业家带来更多更深的启迪,并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最后,再次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预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副秘书长富有远见卓识的致辞!在座的各位朋友们,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欧美经济复苏缓慢,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出口难度增加,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将使结构调整以及经济转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小创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面对如此众多的挑战与困难,身处大变局时代的创业者们该如何应对,如何在创业的理想与严峻的现实面前寻找平衡,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破局企业的融资之困?高交会举办的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中一个专门的论坛“中国创业家峰会”举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隆重请出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先生。海先生担任中国经济学年会会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后赴美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副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在美国期间,曾担任中国留美学会会长。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海闻:谢谢主持人的介绍,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这个论坛的主题是“如何破局中小企业的融资之困”,我不太了解具体的情况,所以我的报告实际上是铺垫,给后面的专家讨论融资提供一个背景,也就是说当前的宏观经济,尤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我们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再来讨论融资困难的问题。
我今天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简单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情况,第二,怎么理解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因为我们在底下想的和上面想的不一样,我的长处就是在北京和深圳两个地方跑,所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央为什么要做宏观调控,他的宏观调控基础是什么?第三,简单分析一下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这个问题大家也比较关心,因为有时候跟企业家聊天,他们也在问紧缩政策还要持续多久。
第一,宏观经济的波动。宏观经济到底看什么?宏观经济是指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这个状况可能跟企业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企业可能运行得很好,但是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可能有问题,我们在做企业的同时,也必须站在高层来理解宏观经济的政策是怎么出台的。政府所观察的政策制定的基础主要是4个目标,政府就像医生,他要给宏观经济把脉,把脉之后要开处方,然后要下药。他根据什么来开处方呢?有4个基本指标是他非常关心的,就像我们在衡量健康与不健康的时候要看血压、心跳、提问,政府就是观察4个方面的指标,第一个是经济增长的指标,GDP增长的是否正常。什么样的情况下GDP是正常的呢?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这里我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看法,或者说目前政府考虑的一个正常区间是什么。每个国家都不一样,美国现在的GDP增长的区间是0—5%,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增长不能低于0,低于0就是衰退,但是它也不可能增长很快,因为作为一个成熟的经济,你让它每年有百分之七八的增长是不可能的。一个社会的发展很像一个人的成长,有一个经济学家有一个理论专门讲各个社会发展阶段,通常一个社会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个阶段是传统经济,或者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很多,你在发达以前都叫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产业结构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比如说农业、渔业、牧业等等,这样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的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以后的国家,发达国家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以非农业为主的,像美国的经济结构中,80%以上是服务业。在发达国家中又分初期和后期,刚开始发展的还是以制造业为主,所以有时候也叫新兴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再往上走就是往服务业为主了,这种产业跟人的需求有关,也就是说人的第一需求是温饱,在这个基础上,农业是占主要的,第二方面的需求是物质上的享受,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物质的需求不会跟随经济增长的需求一样上涨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物质上的享受跟发达国家的物质享受差不多,因为物质享受是需要一个能力来吸收的,100块钱的时候穿一件衣服,100万的时候也是穿一件衣服,所以它不会说物质生活随着你的收入增长而同比例增长,这就是到了发达国家之后,它的什么会逐渐放慢,它的服务业会越来越重要。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过渡的过程有一个起飞阶段,这个起飞阶段对任何国家来说只有一次,它是一个质的专门。所以说全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发达以前的,叫发展中国家,一类是发达的,还有一类是从发展中向发达转型的国家,三个类型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快的,它的区间也是0—4%左右,像非洲、南亚的一些国家,他们就很难突破这个,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也是处于低速增长,因为它没有增长的动力,没有产业的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所以说每一个国家的GDP的增长速度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你得看中国处在什么阶段,你不能跟欧美比,这里面我们要强调一点,我们既不要盲目的骄傲,特别是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的媒体非常骄傲,说我们的年增长非常高。也不要轻易地贬低欧美的发展,认为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像这样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增长在3%左右是正常的。我们国家现在的阶段,每年大概增长8%是正常的,在“十二五”规划中,把年均增长定为7.5%,但是我想我们的增长绝对不会只有7.5%,至少是8%以上。政府提这个数是给我们一个信号,就是说我们不要追求这样的高增长速度。对于中国来说,什么样的速度是正常的呢?8%是一个底线,可能在“十二五”时期7%是一个底线。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现在的金融危机,我们政府提出的都是保八,可能未来再有问题,我们会提出保7.5,这个问题都不太大,中国目前的增长,95%左右都是正常的。
这次我也碰到一批外籍的记者,其中有一个记者,他怀疑中国的GDP增长没有那么高,他引用了美国的经济学家的话,那个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没有那么高,他是根据我们的能源消耗来判断的,他说根据中国的能源消耗,中国的GDP增长不可能那么高,他有一个参照系数,就是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GDP,要消耗多少的能源,他根据这个测算,认为中国的GDP增长没有那么高,他当然不怀疑中国的能源消耗,因为中国的能源消耗已经很厉害了。后来这个记者跟我聊的时候,我说,他有他的误区,中国的GDP增长这么高也是正常的,因为GDP的统计是按照当年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所以任何发展中国家的GDP是低估的。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它的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税收结构在发生变化,它的市场化程度也在增加,所以它的GDP的增长肯定是很快的,没有必要人为地压低这个GDP。他说为什么从能源消耗角度不能解释中国的GDP增长快,我说哪怕今年我们和去年生产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化程度的加快,GDP都会增加。比如说你买菜回家做,买完菜之后,你要自己洗,你这个菜是1块钱买的,你的GDP就是1块钱。但是随着分工更细,你买的是净菜,这个菜你不用洗了,需要1.5元,这就多了0.5元的GDP,但是这个流程一点都没减少。还有农民,他们的消费都是自给自足的,鸡蛋不是市场上买的,猪肉也不是买的,现在他把猪卖了,然后再去买猪肉,这些的变化就是使GDP在增加,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对中国的GDP,你不要盲目的悲观,也不要盲目的乐观,中国的GDP增长8%到11%是正常的,过去几年,中国的GDP低于8%,他就会刺激政策。
中国政府看经济情况,他要看两个因素,一个是GDP,第二个就是物价。物价要用CPI来衡量,物价主要是影响人民的生活,物价高的时候会反映经济过热,因此政府对通货膨胀也比较敏感。但是通货膨胀率又有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到底多大的通货膨胀率能够忍受,这跟政治气候有关,比如说你特别强调民生的时候,这个物价指数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指标,如果你特别强调发展的时候,这时候物价指数就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每个国家对物价指数的容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有的国家,GDP和物价他都不在乎,他最关乎的是失业率的指标。只要失业率不增加,GDP不增长他不在乎,物价上涨比较高他也不在乎,只要失业率增加了,他就会采用刺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为什么中国的通货膨胀现在看上去比较严重?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在通货膨胀的数据正处在变化的过程中。CPI统计是一个非常难的东西,它不能不变,因为社会在发生变化,它是一个固定的消费组合。但是人们的消费结构是在发生变化的,比如说原来有黑白电视机,现在这个黑白电视机没有了,你就要把它拿掉,它的价格变得不重要了。电脑现在已经作为非常重要的消费品了,你就要把它放进去。所以说你要不断地改变CPI里的组合,但是又不能随便改变,因为随便改变就会造成它没有可比性。我们的国家统计局怎么能够既保持它的一致性,又反映它的现实变化?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农产品消费占CPI中的比重达到30%多。这就看你统计哪一部分人,如果是收入比较低的人,可能这个消费占的比例更大,而且这个消费不是日常消费,我们现在30%多的农产品在我们的CPI中体现,因此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对我们的CPI的影响就比较大。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怎么来恰当地判断通货膨胀对我们的影响?这里面已经不完全是经济问题了,很多已经变成了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第三个就是就业问题,为什么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在非常着急,他还继续要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他就是要把失业率降下来。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失业率没有一个准确的指标,也是大家不关注的。我们的失业率的统计指标也有问题,他把农民工没有当成城市的居民来统计,所以我觉得如果不考虑失业率的问题,制定政策就会有偏差。
第四个问题就是国际收支平衡。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国际收支出了问题,我们现在正好相反,我们是外汇储备太多了,这也会使人民币有很强的升值的压力,我们既有美国政府错的地方,但是也有美国政府对的地方,美国人认为我们控制货币,所以他们经常出一些提案来谴责中国。那次一个活动上我对记者说,控制货币不等于控制汇率,他们说控制汇率,马上就想到中国是计划经济,我说,如果控制价格净化近来的表现,但是控制汇率,即使市场经济的国家,它对货币也是控制的。因此,以此来指责中国政府对货币的干预这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的汇率到底是不是被低估了?我觉得这一点美国人是对的。人民币的交易场里,每天是卖外汇的多,卖人民币的少,也就说明大家都抛美元,买人民币。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有买有卖比较均衡的,当一个市场里,大家都想抛美元,每人民币,那就说明人民币的汇率是被低估的,从这点来讲我觉得他讲的有道理。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就看这几个大的指标,各位企业家觉得自己很困难了,政府没管,但是政府看的东西比我们要大,哪怕我们有1000个企业获奖了,但是对他来讲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因为他考虑的是整个经济平衡的问题。这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一些基本考虑。
从目前宏观经济的一些数据来看,还是处在正常的区间。我们这几年的通货膨胀波动很大,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情况,2009年的物价实际上是负增长的。现在你看我们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严重的,从舆论上来讲,它已经变成了头号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有时候这种偏差会将政府的政策绑架。目前我们的通货膨胀率是可接受的,最高的时候是5%,但是在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最高的时候达到24%。中国目前的失业率为4.3%,全国农民工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有7000万农民工失业。宏观经济政策和通货膨胀是互相矛盾的目标,如果你要把通货膨胀率较得很低,意味着失业率要增加。
目前我们的外汇储备是过高的,这是我们国际收支的另外一个问题,别的国家老是要人民币升值也是这个原因。
第二,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在GDP方面,危机时扩张型政策作用现在越来越弱,恢复性增长放慢。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银根缩紧,各个企业都有感触。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GDP的增长是有抑制的作用。还有就是美国经济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欧债的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会说太严重,它作为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几乎不会存在。首先,毕竟这些国家还非常小,它不像美国这样,美国发生了危机,对全球都会有影响,但是这些国家发生了问题,它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欧盟现在正在解决它的问题,在欧债危机的情况下,最多是出现一些增速放缓的情况,不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增长仍然有一些增长因素,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不会掉下来。因为我们仍然处在起飞的阶段,这个起飞阶段对于中国来说大概需要20年左右才能完成。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财政政策仍然是积极的。CPI也是,一方面有很多推动通货膨胀的因素,另一方面对通货膨胀最大的抑制就是货币是紧缩的,价格方面有行政控制,而且我认为通货膨胀很快就会下来,农产品已经出现了跌价的趋势,而且现在国内很多地方的农产品已经出现了卖菜难的现象,农产品价格下来了,CPI马上会下来。
总的来讲,现在的GDP是降下来了,通胀要下来的时候,GDP也会跟着下来一点,目前的紧缩政策也在起作用,每年的GDP增速应该还会继续下滑,这是因为前段的紧缩政策正在发生作用,有些作用不是当季度发生的,它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明年会比较关注GDP的增长,也会关注企业问题和就业问题,所以我对企业家说,至少现在的紧缩政策不会再延续下去了,现在讲是微调。在北京的经济学家现在都在呼吁减税,这对政府到底有到大的影响力,我不知道,但是至少通过减税来呼吁紧缩货币的呼声仍然还是比较强烈。
第三,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估计。这里要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目前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宏观波动是正常的,但是怎么调控?你调控了使它的波动缩小,还是调控了使它的波动放大,这是我们现在要不断调整和学习的问题,你说一个国家没有宏观调控不太可能,现在很多国家都有宏观调控。对微观的干预要减少,宏观的调控要改进,我们现在的宏观调控存在着三个缺陷,第一个是指标缺陷,宏观调控没有失业率的考虑是非常危险的,当你只看到通货膨胀,不注意失业率的时候,你的调控往往过头。第二个是方法缺陷,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同,如果这个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发多了,是因为经济过热了,那就应该紧缩货币,但是这个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那就不能简单地用货币政策,否则企业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成本增加了,一方面资金链又短缺了,那么企业就会非常糟糕。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历史,卡特就是没有很好的控制通胀,里根上台之后采取了减税的办法,让企业把增加的成本活动减税中抵消,所以企业就没有必要提高价格。现在很多企业家开始有这个共识,中国企业的税还是比较高的。货币发行伤害的基本上是中小企业,减税的话,政府又觉得自己亏了,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就要使用一个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后的10到20年对中国来说,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讲一个基本的趋势,我们现在进入的就是城市化的过程,这比工业化更重要,现在最大的贫富差别就是农业和非农业的差别,农业的产值目前只占到GDP的10%,其会继续下降,因为其他产业的产值越来越多,但是它的人口还有50%以上,这些问题要解决就要进行城市化。美国的农民只有1%左右,日本的农民人口只有2%左右,这些国家的城市化问题都能解决,我们也能解决。要城市化就要能够吸纳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而吸纳劳动力最主要的就要依靠中小企业,所以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
今天讨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认为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主持人:谢谢海校长精彩的演讲,他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高瞻远瞩的洞见,必能让很多的创业家穿越迷盲,寻找到前进的方向。
下面有请第二位演讲嘉宾,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莹辉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郭莹辉: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刚才海闻校长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的发展做了一个重要的解读,我就从微观角度对我们国家高新区的建设讨论一些话题,分享我们的思考,我的题目是“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这个话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园区经济对我们国家是什么样的作用,第二,在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哪些新的模式可以借鉴。
产业园区在我们国家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状况: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国家的情况、第二是北京中关村园区的情况,第三是北科建的情况。
在2010年末,我们国家的统计数据中83家高新区在宏观经济指标中和十五比较,这5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指标可以说发展情况喜人,有的已经达到了2—3倍增长,个别指标最少的也在1.2倍左右的增长,其中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国家的高新区88个,其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56个,这56个园区的GDP已经占到整个国家GDP的8%左右。这是2010年和2009年的数据比较,各种数据的同比增长都达到20%以上。这是园区的人均经济效益指标,这就不详细介绍了。在园区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各层、各个领域的人员,目前园区的从业人口已经达到859万人,高学历的人才逐年增加,成为集聚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力量。从园区总收入的比重可以看到,电子信息、光机电、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这都是我们国家这几年大力发展的7大新兴产业的重要来源。
第二方面讲讲中关村园区的一些基本概念,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中关村一区10园10年来的增长情况,2000恩年中关村的总收入只有1400多亿元,到去年年末已经达到1.6万亿元,全中国高新区的总收入是10万多亿元,而中关村就占到了全国园区总收入的1/6左右,并且保持每年27%的增长,目前园区的上市公司达到187家,市值超过1万亿人民币。
第三方面是北科建在中关村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助推作用,可能大家对我们这个企业还不是特别熟悉,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是北京当初为了实现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作用打造的一个政府平台,这几年我们打造的重点项目,一个是中关村的科技商务服务区,这是在北京最具标志性的城市功能区,占地面积只有0.5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只有150万平方公里,但是它创造的技工贸总收入在去年年底达到2610亿元,实现了区域的增加值达到166亿元。按照园区经济里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每平方公里的地区增加值,以此来看,我们大家175亿元/平方公里,这是全国园区平均数的27倍。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通过一个现代的、前卫的城市功能区,引入了国内重量级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比如说微软、新浪、中国普天、中国电子CEC等大型企业。我们还打造了中关村软件园,占地1.39平方公里,去年实现收入220亿元,其中支撑的企业主要是IBM、甲骨文、汉王科技等,也是国内外非常知名的软件类、IT信息类的企业。第三个园区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占地也只有1.3平方公里左右,去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0亿元,其中有北京市重要的生命研究所,也有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药机构等等,其中我们也培育出像碧水源这样的大型创业板企业达到4家以上。
刚才我简短地从国家、北京市和我们企业在这2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概况。
第二,在未来国家高新区如何发展,如何把高新区和政府的资源、企业的客户资源,以及对我们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乃至自主创新体系的实现,能够有效地推动这些国家战略的实现呢?北科建也做了一些重要的思考,我们集团在国内做园区建设、开发有一定的经验,我们也通过我们的思考,和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的园区建设方面的研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模式的讨论。我认为现在高新区的发展主要有4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组建一个开发公司来完成园区的一级开发和招商运营,第二种模式是大型企业集团的开发模式,类似于华为、富士康这种大企业集团自己在开发区里做园中园的博士,第三种是和企业合作的模式,比如我们北科建以前的模式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完成了我们既定的产业成长的聚集作用,通过企业和政府合作完成产业的发展。第四种模式就是我们的一些企业和一些同行推出的市场化开发模式,就是在园区开发过程中,通过市场主体获取一定的开发空间,帮政府完成园区的产业促进和高品质园区的建设。在四种模式中,现在的主流模式还是前三种,因为国家的高新区面积和产业的规模非常大,市场化只能在一些高精尖领域中,比如说在工业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适合市场化企业进行开发,这是北科建提出的“科技地产”开发模式。
在这里我要讲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况,比如说同是国家92年左右批准的国家级北科建,同处于祖国的西南位置,两个北科建的面积也差不多,130多平方公里,通过10多年的发展以后,其结果发生了天壤之别,一个园区财政收入高达200亿,而另外一个园区的财政收入只有10个亿,这个话题听起来很沉重,但是我们反观这里面的机制、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园区的发展确实到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北科建提出的“科技地产”的模式,简单来说,我们是希望把园区产业的发展和房地产业的运营规律结合起来,所以我们提出科技地产的概念是以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为客群,为他们提供的研发载体和产业服务这样的园区开发复合模式,我们强调的是以园区的硬环境建设和园区的软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为此我们也研究了未来要做的工作,首先我们把科技地产定义为工业地产的高阶阶段,我们只从事研发和服务这两个阶段的开发。第二,我们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强调的是企业同业的集聚,降低企业交互的成本,同时为企业间的创新提供平台和机会。第三,以成长型和创新型企业为重要客群,当然制造也的企业可能暂时还不是科技地产服务的范畴。第四,科技地产的园区紧扣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五,园区要发展,我们可能要有一个基础的平台,就是遵循房地产的开发的规律,从土地获取、载体的建设到物业的服务等等,第六,以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为前提。大家看到这个特点可能觉得有点不好理解,其实我刚才讲的前三种开发模式是政府推动型模式,这是以政府财力为前提的,因此市场化的开发模式必然遵循土地供应到园区的招商到政策的提供,乃至园区企业的一些发展空间,都需要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按照各自的契约关系来完成我们各自的角色扮演。第七,以要素资源整合为我们的服务特色,刚才我讲到,园区的发展中,一方面是载体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产业服务体系。在座的可能都有创新企业,也有成长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本、人才、咨询等等的服务内容,通过园区一个开发商如何把这些资源整合一致,为企业提供服务?科技地产希望达到这么一个目的。第八,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地产的开发模式,能够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同时在园区的开发与后期运营服务过程中,能够将政府的诉求、入住企业的诉求,乃至开发商的诉求这三股重要的参与力量在利益上得到均衡,这是北科建提出的“科技地产”开发模式的几个特征。
我们认为科技地产有几个责任,首先是要有崇高的责任感,虽然我们做的是房地产,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嫁接的是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目的是打造一个高品质的、高度聚集的、活跃的创新平台,跟我们国家推出的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无论是目标的定位还是服务的对象,乃至资源的配置,以及创新要素的整合,我们认为北科建提出的科技地产模式应该说是未来园区发展可以借鉴的一个方向。
简单来说,科技地产是科技与地产的嫁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嫁接实现科技企业的发展和地产的发展共赢,其中在科技地产的运营和服务内容中,刚才我已经提到了,一方面是我们要建设我们的载体,一方面是要建设我们的产业服务体系,在载体建设方面,我们要通过向全球的园区布局,在功能上,包括建筑上,使企业在园区里得到很好的环境支持,另外在产业服务体系方面,我们要把政策、产业、学校、研发机构、金融、中介服务、贸易,乃至媒体等等围绕企业发展的各种服务要素集中起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这是科技地产的内涵。通过这个定义,包括我们的业务模式,大家可以看到,科技地产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地产内容。
后面是我们的三个具体的科技园区的项目,一个是科技新城,希望通过园区能够带动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的商务、商业,使生态居住的功能逐步具备。另外是高端园区,这是在无锡和青岛的项目,这和大家熟知的园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以上讲的是北科建科技地产希望为城市发展和科技发展起到协调和助推作用。最后,希望在座的金融家、企业家能够对北科建予以高度的关注,同时希望北科建打造的园区成为创业家的投资和发展沃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郭总精彩的演讲,中关村可以说是中国的创新型企业的策源地,郭总说的产业园区就像是这种策源地的伊甸园。
论坛演讲的环节暂时告一段落,下面进行嘉宾现场讨论对话环节,对话环节由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先生担任嘉宾主持,牛先生几年来一直对创业家既有价值观的引导,又有方法论和创新的洞见,目前他正凭着积极的耕耘成为中国创业平台的重要引擎,有请牛先生。
牛文文:魏寒枫是商业周刊的执行发行人,是我们的同行,同行介绍同行还这样介绍,非常感谢。我已经是第三次到这个场合,这个峰会叫创业家峰会,是高交会和我们《创业家》杂志有点缘分的合作,每年都有很大的体会,最大的体会就是人越来越多,而且参加的企业越来越发达。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很奇怪,是缺钱怎么办的问题,我感觉在深圳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是不缺钱的,但是我们还要讨论这个问题。这次讨论的嘉宾阵容非常豪华,我想一个小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希望能够把他们的精彩观点能够对大家有点启发。首先欢迎海闻校长、著名的国际投资家、投资大事吉姆?罗杰斯先生,著名的金融专家吴晓求教授,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先生;雅图视频的谢敬先生,以及深圳快播的朱达欣先生。
钱是个大问题,今年浙江企业的钱的问题好像很严重,经常落跑。目前感觉中国创新型的小企业钱紧,我们来看看是不是钱紧,什么阶段钱紧,目前中国在哪些方面特别紧?是制度问题还是周期性问题?
我们先请三位企业家、创业家讲讲自己在发展阶段中什么阶段最缺钱,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然后请三位专家给中小企业融资号号脉,出出招。
深圳的三个企业刚刚是三个阶段,徐总已经是上市公司,而且已经发展了十几年,雅图是中间状态,快播是一个年轻人。我们首先从徐总开始,你在金蝶这么快速稳健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缺过钱,什么阶段,怎么解决的?
徐少春:其实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在每个阶段都会缺钱,我在创业的时候,我是身无分文的,找我的岳父借了5000块钱。
牛文文:人家都说你是50万起家,你说是5000块钱。
徐少春:是5000块钱,后来是朋友帮忙,借了20万,然后慢慢发展起来。
牛文文:是什么朋友?是天使投资人吗?
徐少春:也不是,真正的天使投资人是一个美籍华人,当时投了33333美元,折合人民币是30万。
牛文文:现在他退出没有?
徐少春:2001年我们在香港上市,两年之后他就退出了,退出之后,他应该赚了有2亿多。
1998年,我们引进IDG的风险投资,因为企业要扩张,需要很多的资金。在香港上市以后,我们也先后进行过两次大的融资。我觉得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需要资金。
牛文文:好想你没有跟银行打过交道?
徐少春:我以前是从来不跟银行借钱的,最近这几年也跟银行打交道了,坦率讲,企业小的时候,银行根本看不上你,等我们在香港上市了,银行就来了。
牛文文:所以说让银行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我觉得非常不靠谱,我就不相信哪个中小企业向银行贷到过款,徐总就没有从银行贷过。
谢敬:深圳雅图要感谢银行支持我们到现在,我们跟金蝶不一样,深圳的银行从十年前就一直支持我,而且在10年前的支持是非常不容易的。
牛文文:您能说说是哪家银行支持的吗?
谢敬: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等,在我们资金非常紧的时候,他们都给我增加额度,特别是在当年,我们完成了这个研发以后,我们很高兴,一个高端的产品能够做到国际水准的品质,在我们很高兴的时候,我们面临销售的时候,结果碰到麻烦了,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因为我们缺乏品牌,我们面对的都是像索尼、三星、IBM这样的世界顶级品牌,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是没品牌是不行的,当时的成本比他们高40%,做出来的东西还要比他们便宜40%,所以有很大的压力,有三年多的时间我们都是处在非常困难的状态,有几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牛文文:哪一年?
谢敬:2002年的时候,已经是创业的第五年。所以说要创业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是有前景的产业,国际对手都加入这个产业,你尤其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我们后面还是找准了一个市场策略,因为我们比较了解中国的国情,所以在渠道的建设、在细分市场的定位方面做得还不错,所以这几年在国内超过了这些市场品牌,也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前列。现在不光在国内发展,我们也觉得在全球也能进行发展,当然我们首先是在亚太地区试水,建立自己的海外的体系,之后又到金砖四国,然后进入美国。
牛文文:你的钱最紧的那几年的钱是怎么来的?
谢敬:那时候员工都挺支持,大家集资挺过来的。
牛文文:那时候银行不给你钱了?
谢敬:那时候银行也支持我们
牛文文:最难的时间就是那段时间?
谢敬:对,但是我们企业非常重视信誉,哪怕借高利贷,也要把银行贷款的信誉守住。
牛文文:你现在到国际上并购,是谁给你钱?
谢敬:那是2009年的时候,我们到美国进行了品牌、渠道、知识产权的并购。
牛文文:金融支持来自哪里?
谢敬:那时候也是银行支持,主要是国内的银行支持,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感谢银行的。
牛文文:这个比较罕见,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还是非常少见的,是不是因为你做的产业比较特殊,我怎么没有看见银行对别的企业这么好呢?还是你以前在银行干过?
谢敬:没有,可能是银行看到我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我的对手全部是世界品牌,国内还有几个大的公司,现在都退出了,只有我们,看到我们很不容易。
牛文文:是不是政府给你担保了?
谢敬:有担保。政府帮我们协调银行来支持。
牛文文:你有没有在VC、PE融过资?
谢敬:现在比较好了。
牛文文:有没有风投进过你的公司?
谢敬:有,进过两次。
牛文文:谢总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我们听听快播的情况。
朱达欣:快播有两个阶段,在创立的第一年绝对缺钱,之后我们分别有天使的投资和风险投资进来,我们创业到现在4年多,第二、第三年的时候我们属于不太缺钱的阶段,能够维持自己的发展。现在我们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就是相对缺钱,我们日常的现金流能够维系日常运营的开支,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一定要发展得非常快,否则就很容易被发展得比你更快的人所吃掉,所以我们面临着一定要快速发展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相对而言,我们现在处于资金的渴求期。我给创业型的中小型企业有两点建议,第一,从刚开始的时候你就要想到自己的模式,你的定位一定要特别,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很多重复性的竞争,这样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获得投资人的认可。第二,相比于资本,互联网行业对人才的渴求更为迫切。这也是一个过程,我们想要发展的资金,也会有人投,但是我们更缺的是技术、经营、管理人才。这是所有的创业的中小型企业到了一定阶段都会面临的问题。
牛文文:你们进行了两轮融资?
朱达欣:对。创业一年以后有天使融资进来,之后就是有一轮风投,现在我们在进行第二轮的募集。
牛文文:你的风投是国内的基金还是国外的人民币基金?
朱达欣:是软银赛富。
牛文文:还是外国的基金,都说互联网是美元养大的,要说人民币有这样的眼光还是比较难的,我还没有看到有一家很好互联网公司是人民币基金养大的。
朱达欣:但是我们的天使投资是人民币基金。
牛文文:徐总,你的那个天使投资人是在深圳认识的还是在美国认识的?
徐少春:在深圳,我找到他,然后我们认识的。
牛文文:看来缺钱的时候都是在早期,一旦上市之后问题就不严重了,而且钱的来源也比较多元化,在座的各位好像在钱的方面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接下来就有请专家们帮我们分析一下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到底是真问题还是伪问题?是制度问题还是周期问题?还是说本来很多企业就缺钱?
首先有请吴晓求教授。
吴晓求:中小企业也分类型,技术含量很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说来都会得到包括天使资本在内的前期资本的青睐,更多的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企业的资金从哪里来,这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中国的中心企业没有问题,中国的中心企业已经很大了,他们要获得资金是很容易的,小企业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如果这个小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话就更难。我想这是有三个原因的,一是中国的金融制度的设计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上午就讲到这一条,中国的金融结构,特别是从银行体系来看,他是希望做大做强的,他本来就是要服务于小企业的,但是服务小企业的风险高、成本大,所以他就往上走了,有的应该在农村待着的,但是他也不在农村,这就使得技术含量低的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第二是中国的政策不配套,本来对小企业的贷款是成本高、风险大的,但是这些支持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对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国家的政策应该加以扶持,这个政策主要是指税收政策。如果说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比重超过一定的比重后,我们在税务优惠方面就要有一些政策,这样的话,很多人发现它还是有利可图的。如果让金融企业发现对小企业贷款无利可图,他就不会做。第三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平衡,核心的就是债券市场,它发展的非常落后,因为没有债券市场,所以很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它面对大型企业贷款,一旦有了债券市场之后,大型的工商企业就挥发性公司债,它到市场上融资,不到市场上贷款,因为到市场融资的财务成本是相对比较低的,这样的话,逼着商业银行的服务群体的重心下移,逐步向小型企业移动。主要就是这三个原因导致目前小企业贷款难。
牛文文:我们紧接着请教一下罗杰斯先生,美国是什么样的情况,中国的小企业贷款难是独特的现象吗?还是全球都是这样,有什么建议?
吉姆.罗杰斯:我刚才听到了大家说的话,我感到非常的有趣,事实上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在世界上所有的其他的地方,小企业都有融资难的问题,他们非常缺钱,他们需要人力资源,他们需要人才。所以你们不要认为只有在中国,企业家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在过去的30年,美国有一个很牛的牛市,所以有很多的风投,人们都非常习惯使用风投来投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的就是用人才来吸引投资,我相信中国,这样的趋势也在形成。美国有硅谷,有创业精神,有风投,但是现在中国也发生很多的变革,中国很可能会成为风投重新的热点,而取代美国。现在这些企业可能很缺钱,但是它只是暂时的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增长放缓,在未来几年流入中国的资金可能会减少,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我们不应该仅仅指望美国,而应该多依靠国内的投资人。
牛文文:中国变成VC的新兴大国,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在中国越来越热,它不单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我们也能看到非常多的VC。有一个玩笑说,在一些支线的航空公司上坐着两类人,一类是VC,另一类就是商学院的教授。有一些非常激进的VC,像著名的九鼎,在每一个三四线城市都有员工,他把VC变成了一个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当中国的钱多了以后,很多人都希望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来获取回报,小企业在VC面前的价值越来越大。中国传统领域的中小企业主能够被VC看出,而且能够被VC在低谷的时候看到恐怕还得一段时间,这就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安排,有更长远的金融安排。大家都说中国更像美国,但是中国的工商传统好像更像德国和日本,所以我想请海闻像章给我们讲讲,看看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到底有什么样的解决路径?
海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我确实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今天这个会议缺两类人讨论,一个是银行家,另一个就是小微企业。
牛文文:深圳可能没有这样的企业。
海闻:论坛讨论的是全国的问题,如果深圳没有,可以到其他的找。所以今天缺这两类人是比较遗憾的,真正缺钱的企业没有来,还有就是银行为什么不愿意贷款给他们,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这些信息。
今天来的这几家企业都是非常有前途的高科技企业,现在的问题是谁融资困难,一方面是起步的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困难,但是这个融资困难是短暂的,有市场办法可以解决,除非你的技术根本不行,你的人不行。所以说这样的企业融资不困难,真正要解决的是传统企业、小微企业,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非常小的企业,这也包括高科技的小企业,还有就是传统企业。我刚才讲到,为什么要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是高科技的问题,还有就是解决就业的问题,即使在美国,它也大量的扶持传统企业,比如说开家餐馆、开个小店,这些企业是不会不发展大的,但是对它的扶持是非常迫切的。中国现在正处在大批农民需要到城市里来创业的阶段,不光是就业的问题,还有农村的农民到了城市里来创业的问题,不要小看农民,他们其实有很多创业的能力,比如说上海有一个农民工,他刚开始给人家送货,后来发现很多家里养花,但是没有土,他就成立一个小企业,专门出售养花用的土,这种企业看起来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但是它是服务型的,对这样的企业的资金应该怎么支持?所以我们现在考虑的不仅是支持高科技企业,对于这些传统的企业,我们也要考虑对他们进行融资。对于吴教授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我都表示非常认同。他刚才还讲到一些支持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问题,有一个是减税,还有一个是利率浮动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应该有一定的利率浮动,现在在温州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它的利率远远高于银行,但是有人还是愿意去借。多年前有一个美国的教授到中国来谈金融,他说利率要比市场银行高很多,但仍然是市场利率,这就说明市场有需求。他既然愿意多付一点利息,那么我们也可以允许银行有一点浮动利率,这可能是我们要改进的方面。还有一点就是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改变,除了银行、风险投资以外,能不能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我们的金融开放现在做得还是不够的,包括银行也是如此,风险要控制,而且要更增加它的灵活性。我认为我们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小微企业、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的企业的贷款问题,这一块我们要重点想办法解决。
牛文文:海校长讲的这个事是一个很沉重的事,说到小企业贷款,感觉是一个生存问题、政策问题,我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开放问题,进行和金融是高管领域。这两年有一些专门为农村做的小额信贷公司,他们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它的上游拿钱和下游放贷都很困难,政策上说我们可以学孟加拉,但是这些银行在为了身份的合法性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他们本身就是中小企业,现在在这方面的都比较难,教授您认为这个步伐有可能加快吗?
吴晓求: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非常慢,实际上中国的确需要大量的小的金融机构,特别要让民间信贷资本阳光化,不要让他走高利贷的市场,高利贷的市场既损害了产业的发展,也破坏了金融的秩序,所以我们的步子还是要更快一点。我经常在想,我们被2008年的金融危机吓住了。2008年之前,中国的金融改革的步伐还是比较快的,这三四年停下来了,而且越管越死,比如说办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弄得很高,这么高的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下,又让他给小企业贷款是不可能的,这是违背基本的常识的,所以现在我们还是要大胆的改革创新,深圳的成功就表明,不改革不创新就没有出路,这是一个口号,但是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包括给民间资本阳光化,让他进入金融监管的渠道,切实为中小企业服务。同时像海闻校长说的,利率可以上浮一点,目前我们的利率上浮空间非常小,我们可以把它上浮的空间加大一点,降低它的税收,再把门槛降低一点,这些政策配套进行就可以有很好的推进。
牛文文:你感觉会有新的变化吗?新的三会都换了。
吴晓求:新的三会换了也不行,他们自己也做不了主。
海闻:其实美国也有很多比较小的银行,他们专注中小企业贷款,它的贷款利率高一点,同时它的存款利率也比一般的银行高一点。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比较穷,我们就比较每个银行的利率,到大银行存款,它的存款利率也比较低,银行小一点,虽然名气不太大,但是它的利率要高一点,我们这些穷人就存到利率高一点的银行,不然的话,小银行吸储就会很难。所以在这方面要有点灵活性。
我们现在要正确地看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国外的问题是什么,目前完全不是同样的一个问题,毛主席当年讲要抓住主要矛盾,国外出了金融危机,我们马上就庆幸我们没有这么开放,美国要管制,我们这边就认为我们也要管制,问题是我们和他们的情况不同的,人家是开放过度了,而我们的开放还没到位,因为他要进行管制,我们再进行管制,那就是倒退。
牛文文:我们的金融比实业倒退很多,在实业中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但是在金融行业中,它仍然是一个不开放的状态,这也是很奇怪的,我们有全世界羡慕的多样化的经济,但是我们的金融还是比较滞后的。股权投资这件事提出来之后,也完全是市场力量的发展。我知道有很多的基金经理,他们的税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现在弄得大家要么就到香港,要么到鄂尔多斯,在香港可以少纳点税,鄂尔多斯出了一个政策,在那里可以减少一点纳税额。
吴晓求:说到税的问题我要补充一点,中国的财政政策在我看来是无所作为,因为它只关注财政收入,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财政政策没有调节的概念,本来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部分,它是要逆周期调节的,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你是要减税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对小企业要减税,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税基才能扩大,但是我们一直是增税。中国的财政政策没有调节的概念,它永远是增加,中国的税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同期的经济增长的速度。
牛文文:这是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的,从金融方面来看是融不到钱,从税收方面看是税负太重。
徐少春:我分享一点信息,虽然金蝶已经不是一个小微企业,但是我的很多客户是小微企业,所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今年以来,很多的小企业倒下了,他们过得很艰难。我非常同意海校长在演讲中讲的,我们国家的很多问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当然目前我也看到了一些好的迹象,现在国家对小的金融机构的设立门槛有所调低,今年已经批准了1000多家,如果我们继续放开,这对小企业的发展将是非常有好处的。
牛文文:很多大的企业为了照顾自己生意链条上的小微企业,都搞供应链的担保,如果人家贷不到款,我就替你担保一下,或者说自己搞一个互助基金,当年小的房地产企业就搞中城联盟,如果哪家企业的资金不够了,就互相来帮助一下,这是被迫的办法,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措施,对小客户予以帮助?
徐少春:我们不可能为小企业提供担保,因为我不是一个金融机构,但是我可以给他提供管理与IT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来成长。
谢敬:深圳确实在信用担保方面有一些创举,前几年政府出资10亿元作为种子资金,选择一批企业成立互保基金,这个互保基金与银行分担责任,银行的风险就降低了很多,因为这个政策收益的企业比较多,包括我们雅图也从中受益,贷到了1亿多的资金。
牛文文:刚才讲的都是传统类的小企业的贷款和融资问题,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海外融资是VIE的架构,对于你的结构是否存在风险?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考虑?这实际也是影响到中国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重大问题。
朱达欣:VIE这个做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从互联网行业催生到现在有十几年,而且绝大部分在国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这个架构,今天我们来说这个架构可能是有问题的,我认为有一点夸大。可能有一小部分存在欺诈,或者是本身发展存在问题的公司,但是他们的表现不足以否定VIE架构在互联网行业中带来的正面作用。所以对于VIE的架构,我们陆续地会看到中国和美国的监管机构会有监管措施出台,给它更好的监管,但是VIE架构不但没有问题,反而会继续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牛文文: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现在进入提问环节。
提问:我想问海闻校长,我听了这么多专家、企业家前辈讲了小企业的困境,我作为一个刚刚创业的人,我的企业也是小企业,我的公司也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金融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循环系统,各位专家刚才讲的所有的话,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政府好比是心脏,它要向各个部位供血,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是政府供血是粗放型的,它不会根据特定的情况特定供应。我从事的这个职业能够提供一个神经系统,帮助国家很好的供血。我们既然提供的是神经系统,那么就有双向需求,我要告诉中小企业他们需要告诉国家他们的经营状况,以确保这些大银行认为他们是低风险的,是可以贷款的。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请问吴晓求教授,最近央行传出一个消息,说民间金融有制度的合理性,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至于传导出这样一条信息是给政策之门开了一条缝,还是一个偶然的事情?第二个是请问罗杰斯先生,美国是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但是美国金融市场的表现相当亮丽,现在道琼斯指数还在12000点的历史高位,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吴晓求:应该说有这种可能性,当然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更多的是在银监会,央行主要负责两大块,一个是货币供应量,还有一个是反洗钱。如果央行有这个政策,银监会当然也要有,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银行金融机构不一定是个个都做得像工商银行这么大,需要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我们要降低门槛,降低一些标准,让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体系,特别是进入到微小企业中,这对微小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对民间资本也起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引导作用,我想这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吉姆.罗杰斯:虽然纽约的股票,包括纳斯达克,在过去的12年都下降了很多,道琼斯指数只是一个小的指数,而且这个指数上都是一些业绩比较好的大的上市公司,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道琼斯指数现在仍然表现良好。当然,大多数的美国企业的表现是并不好的,如果你是能源、农业、矿业、牧业企业,你们现在都做得很好,你们也会继续的成功下去,当然金融行业就不行了,包括零售业都表现得很差,这都是受美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形成的。
提问:我想问海闻教授一个问题,我觉得现在很多小企业是在做一个社会维稳的工作,很多大的企业都是从小企业连滚带爬爬上来的,但是很多政策,包括金融、财政等等政策都是向大企业倾斜,什么时候才能出台一些系列的措施向小企业倾斜,不要让他们还没有到大企业的程度就死伤一片。
海闻:什么时候出台政策,这样的问题我是回答不了的。政策的出台就是取决于大家逐渐达成共识,或者是问题逐渐变得严重,中国的很多改革都是被动的。首先,我们需要把中小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揭露出来,还有就是作为学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包括媒体,媒体也关注中小企业,然后有更多的声音出来之后,就会逐渐影响到政府。政府政策的出台,都是根据舆论、问题来做的,舆论强了,问题严重了,他就开始改,如果舆论不强,问题不严重,他就拖,到底拖到什么程度也很难说。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怎么解决未来的就业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发展中小企业,怎么帮助中小企业成长,这就需要在政策上进行一些改动。因为这段时间比较特殊,这段时间是不会有大的政策出台的时候,如果问题比较严重以后,到2013年以后,改革的措施还会进一步出台。
提问:我想问两个问题,深圳说扶持小企业也是叶公好龙,我跟政府也提过这个事,你真正让他帮忙的时候,他就不理你,我现在也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有一个自己的技术,急需资金,但是融资却非常困难。中国的小企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靠国外的风险投资,国内一直说要帮助小微企业,但是却没有拿出什么具体的措施。对于我们这些小企业应该怎么和美国的风险投资企业沟通?在中国方面,怎么改变目前的现状,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吉姆.罗杰斯:你们可以先联系他们,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你们的行业,他也不会给你投资。美国在这方面有很长时间的投资史,如果你想开一个餐馆,你找一个已经做了餐饮业的人,或者投资在餐饮业的人,他们会更了解你的概念,了解你的想法,所以他们会知道你到底做得好不好,他们会判断,所以在美国的一个成功的方式,就是有新的人想要创业的时候,他们去找供应商,或者是在这个行业已经从事工作的人。你在深圳也可以试试这一招,比如说你可以找美国的驻华使馆,或者是找一些风险投资的机构。
海闻:我们这些人只能唱高调,而且必须唱高调,因为只有这些人不断唱高调,才能推动政府改革,所以说不要指责我们这些人在唱高调。政府是不应该唱高调,也不要指望政府去做,我们现在要一起唱高调,让政府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管制,让金融机构转变。还有一点就是大家不要指望政府给中小企业给钱。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吉姆?罗杰斯先生,第一,如果你们所有的价格联系都是和人民币有关的,怎么让美国人参与到这个商业中来?如果说这个商品的价值是人民币的两倍,美元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并且门槛很低,您认为对冲基金是在看空吗?
吉姆.罗杰斯: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有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他其实是一种欺诈,当然美国人也不是很了解这些公司,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欺诈,只是觉得他们很可疑,所以这些股票不会卖得很高,在过去,中国的股票都能卖得很贵,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发展得很快,所以有相当多的公司到美国上市,包括一些欺诈的公司,所以有些问题很难了解。
对于美元来说,它还会暂时性的增长,但是还会下降,欧元也是一样,它是暂时性的上涨,然后还是会下跌,因为美元有非常严重的债务问题。当然在这个阶段美元仍然是世界的本位货币,它会让进入中国的货物更加便宜。另外一个是关于人民币的,我们必须放开人民币的汇率,我们希望是这样的,希望在几年内人民币能够取代美元,但是这是要发生在人民币汇率放开之后,我相信人民币最终是会代替美元的。
牛文文:我们的提问和论坛就到这里,我作为主持人有三句话感谢这个论坛:第一,深圳是一个创业的天堂,高科技的创业人才在深圳不缺钱。有两位创业者也很愤慨,表明在深圳也存在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这是一个缺乏主角的论坛,这里既没有真正的小企业、传统企业的人,也没有银行,更没有政府,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说说我们在成长中的融资问题。第三,中小企业的融资是持续的,是一个需要呼吁的问题,感谢大家,我们《创业家》杂志还是愿意给小企业呼吁的,愿意给大家创造条件的,希望大家都看看《创业家》杂志,多参加“黑马大赛”。
主持人:谢谢各位企业家以及各位专家、学者、教授的精彩论坛,以及牛社长的精彩主持,包括几位创业家充满激情,但是也有一些罗嗦的对自己光荣和梦想以及困惑的阐述。
简单总结一下,用海闻教授的那句话总结一下,我们希望一起来呼吁,在中国当前这样的状况下,所有的各个阶层向政府呼吁,请他们多聆听民众的声音,多聆听社会的需求,开放金融管制,给每一个创业者一片梦想的天空,请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嘉宾精彩的演讲。
接下来请出的嘉宾是章俊先生,章俊先生现任深圳市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他演讲的题目是“网通电子商务实践”,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收官演讲,请大家期待。
章俊: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来介绍我们网通电子商务创业的实践。
网通电子商务的创业实践主要走过这么几个过程,具体来说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创业实施的背景,第二,创业依据哪个理念来做的,第三,创业六年来有什么样的成果,第四,我们创业的平台的创新地方在哪里,第五,我们为了这个创新,它的战略是怎么制定的,最后向大家报告一下我们网通的未来。
首先要说一下我们公司跟高交会的渊源,在第11届高交会期间,我们签约入驻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去年的高交会,网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网通全程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及技术成功地实现,第13届高交会上分享这一年我们这个平台在市场方面的表现。各位都很清楚,互联网应用于传统的工业、商业、消费者,大家都在探索,使用者、评估者、第三方对它都有各自的一些看法。互联网电子商务到底有什么用?我们作为一个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到底做了哪些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这样创业是沿着怎样的业务逻辑和实现的逻辑?我们认为,在我们国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依靠资源消耗、粗放的经营、不计成本投入,这样的路迟早会走到尽头,那么怎么办呢?我们的社会不可能不发展,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不改善,我们的工厂、企业不可能不去做强做大,不可能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也不可能把我们创业的热情泯灭掉。怎么办呢?我们公司在2005年的时候,参与国外的互联网应用于传统的工业改造,有了一些成功的可以借鉴的实践,2005年开始我们就进行了为期10年的顶层设计,这些顶层设计有哪些内容呢?前5年实现技术构想,后5年赚钱。也就是说前5年不考虑挣钱的问题,后5年才考虑挣钱的问题。为什么这样选择?我们认为,公司在创业中,好的技术才能够实现产品的理念和构想,好的市场才能够将产品销售出去,很多创业公司就是一方面强,市场强的企业往往成为贸易型的公司,很容易生存,但是缺乏后劲,不容易壮大,利润率也不高。技术型的创业公司往往会成为服务性的企业,靠开发获得的收入,由于市场拓展能力比较弱,生存往往比较艰难,成功的几率相比市场型的公司要小很多。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我们在顶层设计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我们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因为公司赚钱了,就可以研发出更好的产品去满足用户,更好地推广企业的产品,如果上市的话,可以有更多的期权奖励,发展之后,我们也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理念已经有了,这个设计不能够当饭吃,必须要付诸行动。我们有以下的做法:要创业,首先要吸引同样具有创业精神的员工。慎选合作伙伴,我们在创业过程中也碰到很多创业的同行,同伴没选好的话,往往他就先停下来了。定好商业模式,通过以互联网和IT技术获得组织能力。运用资本性手段组织客户资源以及控制客户资源。独创的企业文化。任何一个创业是国家的微观经济基础,作为微观经济基础,我们要有契约精神,要有法律精神,要遵守国家的法规,同时与行业同仁一起制定和建立行业规范,同时遵守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免费、开放、赢利的商业规则。
网通从2005年进行顶层设计,今年运行到第六年,它的成果如何呢?现在我们把网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功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们有一个逻辑顺序,第一,互联网应用于传统的工业、商业和消费者,它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交易体系,第二个是支撑体系。我们的交易体系是网通制造,第二部分是网通商店,在商店里就可以把我们的商城中要为消费者服务的内容,按照已有的分类体系进行有效有序、按照标准进行分类。网通有一个百货,我们依托现在已有的框架进行采购,可能在座的各位都有购物的体验,在这方面我们认为,要把交易体系通过这三个功能服务好。支撑体系就是网通支付,也就是第三方支付。还有网通物流,要做好最后一公里。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有资源的企业可以很快长大,但是它是不是可持续发展,这是很难说的,我们网通也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只有服务好用户,让用户体验好,我们才能获得生存,我们才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有了这三个支撑体系,我们才能充分地把互联网技术整合到我们这个平台,最后,网通才有可能兼济天下。这就是网通电子商务系统平台,我们这6年来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
网通智造就是B2B,网通智造抓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可追溯的,不管是做什么,这项服务是可以追溯的,我们公司有一个重要的平台。网通商店,这是可管理的交易,它可以做到让店家放心的做生意,购买者也可以放心的购买他喜欢的东西。网通百货是B2C,我们企业作为一家,然后组织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包括企业采购所需要的产品,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好,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它要是可信的。支撑体系,它就是支付的功能。这个支付很方便,拿着手机就可以操作完成。一个消费者付款快速、简洁、方便,物权转移了,企业的效率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这是最好的。支付问题解决之后就是物流的问题,物流问题怎么解决?我想大家最有感受,也最有体会,网通怎么解决的?网通在十年规划的时候考虑到必须要健全物流体系,把物流建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没有解决全国性的物流之前,我们要把我们的IT、品牌、软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输出,然后确保在网通平台购物进行交易,他能够放心、满意。这些工作都是用我们公司历时5年开发出来的软件,我们这个软件不是单向的B2C,也不是单向的C2C,也不是单向的C2B,也不是一个单向的第三方支付、第三方物流,我们是把这个交易体系和支撑体系系统集成,那么我们今天的创新就是集成创新,我们公司花了5年的时间,今年是第六年,通过验证,这个效率非常高,我们现在与比较知名的电商公司的营业额、交易量、市场知名度相比,还比不上他们,甚至在一些知名的搜索平台仍然找不到我们的资料,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目前中国的电商公司,我们的效率、客户用户转化率是最好的,性价比是最高的,有兴趣的公司可以到我们公司现场了解,我们可以实地操作。
从另外一个纬度怎么来看我们这个平台呢?第一个,它是全行业的资源池,它是系统化的。第二个纬度,是企业和个人按需取用,我是生产者,我可以在网通全程电子商务系统平台找到我的位置,找到我的相对应的功能,找到我所需要的服务,我是一个消费者,我今天想逛逛,在这里也可以满足我的要求,这是第二个纬度。第三个惟独,对我们公司自身的要求,我们要提供五星级的电商服务。你点击一下,我就满足你的需求,这是四星级的服务,五星级的服务是进行超前部署,把生产者、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系统的归类和总结,并且对你的购买和消费习惯,还有企业的相关需求,建立一个数据模型,或者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当你第二次、第三次购买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知道你需要什么,客户的需要就是命令,我们就应该一切准备好,而不能等客户来了以后再去准备,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创新。
网通全程电子商务应该是未来电子商务的一个选择。我们的模式是什么?我们的模式是B2B2C2B,将用户的需求信息提交给商家,通过双向互动的模式使生产者、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也就是集成创新的一个模式。
同时我也借这个机会宣布一下,我们今年成立网通商用技术研究院,这是我们十年顶层设计到了第六年的时候,我们要确保网通十年后的发展,公司超前5年部署,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这个机构是为了与深圳的三大新兴产业配套而成立的。现在在市政府大厅正在举行“2011中国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我们刚刚在那个论坛上已经宣布网通商用技术研究院揭牌和成立。
下面看看网通的这个系统平台与第一代电商系统平台的比较,我们认为第一代的电商平台是WEB1.0,我们这个平台是WEB2.0。
下面介绍一下网通实施的战略。战略任务:建成行业领先、有特色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运营商,从品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打造全球一流的全程电子商务门户。网通实施战略“三步走”:第一步,从2005—2011年,战略布局阶段,建成网通八大平台,涵盖网商、网购、网上支付、网通同城物流配送,并分别在深圳保税区、机场物流区建有超过5000平方的仓储配送中心。第二步,2011年到2013年,力争两年营业收入达到50—100亿的规模(我们公司预计今年底的营业规模是5亿),达到行业前10名的战略构想,成为深圳互联网应用服务领头企业或者骨干企业。第三步,2013年2015年,立足深圳,辐射珠三角,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商品牌,确立国内电子商务综合类龙头企业领导地位。
网通服务会员数:我们计划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网站实现应用服务的会员数1000万,这个数字不是浏览数,而是实实在在的注册用户。并以优质的服务提升用户的粘性。
资本战略:在未来三年内,公司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我们到今年底,财务数据预计可以达到深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要求,但是我们有个纠结的地方,因为互联网的估值会吃点亏,不如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都在国内,所以希望国内的资本市场能够重视我们的需求。
网通未来:网通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包括我们的判断、产品研发、顶层设计、销售,都是基于客户的需求,站在客户的角度,从客户的视野来看,网通的所有工作和安排都是为客户来考虑。网通这个团队是以奋斗者为本,我们的内部组织建设,激励机制等架构,都有非常浓厚的奋斗文化氛围。如何选择能大获成功的创业项目并没有简单明了的模式,它要求极为努力的工作,要有耐心,还有大量的失败,同时还要有直觉。
主持人:谢谢章总非常富有前沿、精彩而有风度的演讲,今天的大会,我代表组委会王部长宣布,这是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来源:高交会组委会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