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教授能否破解“钱学森之问”?

2012-03-22 08:49: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最年轻教授能否破解“钱学森之问”?

最年轻教授能否破解“钱学森之问”?

最年轻教授能否破解“钱学森之问”?

  校长张尧学(左)为刘路颁发奖金100万元。 郭小清摄

3月20日,中南大学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制造”了国内最年轻的教授。年仅22岁、学习成绩一般的刘路为什么能创造这一“神话”?“22岁教授”为什么出现在中南大学?“22岁教授”是否能成为解答“钱学森之问”的突破口?

■ 兴趣开启智慧

灵光一闪破解难题

本科毕业,读硕士、博士,评副教授,再到教授,这一过程一般来说至少需要15年左右。22岁的刘路却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轻易”地完成这一历程。

见到刘路,很难一下子把印象里的“教授”与眼前这位标准的大学生形象联系起来,更不敢想象就是这位话少、声音小的大男孩把一个世界各国诸多研究者一直努力未果的学术难题破解。

2010年10月的一天,出于兴趣而自学数理逻辑的刘路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证明西塔潘猜想。他于是跑回宿舍,连夜运算,用英文写出证明过程,署名“刘嘉忆”投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主办的《符号逻辑期刊》。

西塔潘猜想,是199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提出的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10多年来海内外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 能力胜过分数

下一步出国作交流

成功破解西塔潘猜想,成为刘路整个人生的转折。

拿到学校100万元奖金的刘路说,当下的计划仍然是出国留学。当记者提醒说他不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而是交流学者访问。刘路回答说:“不管是怎样的身份,我看重的是过程,能让我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刘路坦承,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自己的学业成绩绝对不是班上优秀的,最多“属于中等水平”。但是他的数学一直很不错,这得到老师、同学充分认同。

问起他破解这个数学难题有什么诀窍,刘路一脸淡然地说,并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一直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突然间想到了就做到了。

刘路从小到大对数学都很感兴趣。初高中时,刘路做数学题目总会因为解题步骤和思维方式独特而自得其乐。到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从一本到三本,尽管学校不一样,但是刘路全部填写的是数学专业。

刘路总是频繁提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了,拥有能力就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教授 刘路 解题步骤 制造 22岁教授  

精彩热图

长春:拖着房车接媳妇(组图)

你吃不到的麦当劳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