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金星书记:工业发展要有自身特点——泗县巡礼报道之四
近日,安徽省泗县县委书记晏金星在谈到如何振兴当地工业时指出:泗县的工业发展要立足自身优势,走出当地特色。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泗县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曾占有绝对优势。晏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想富政富农,必须发展工业”。
泗县位于安徽东北部,皖苏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但是在泗县工业发展的初期,工业园区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区位优势不够明显,再加上抱有“挖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思想等,引进的项目大多比较乱、比较小,工业发展收效甚微。“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新政策的出台、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土地优惠政策的实施等大背景下,晏书记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业发展思路,提出“工业发展要有自己的定位、结合自己的特点”,泗县工业从此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目前,泗县下辖15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已建成9个新型乡村工业园。
晏书记说,要想走出特色,首先必须明确为何要发展工业。在他的心目中,让当地百姓从工业发展中受益,才是发展工业的首要目的:“要用工业的发展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增加收入。”
他说,要通过推进工业化进程,改变当地农民以农耕为主的思维定式,促进农民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要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享受城镇居民所享有的一切待遇。
谈到泗县工业发展的优势时,晏书记说,全县近百万人中常年外出打工的有25万人。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每年返乡人数约1-2万,还有每年新生劳动力一万多人。“这种劳动力优势是泗县工业发展一笔最大的财富。”
除此之外,泗县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园区土地的开发建设和泗县人民勤劳质朴的精神动力也都被晏书记视为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
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泗县发展工业的重头戏。通过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和领导带头招商,泗县正着力打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百亿元产业和开发区、新型乡村工业园区两个百亿产值园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不仅为工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还极大地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
“我们泗县有一个年产十万锭的纱锭纺织厂,大小服装厂也有上百家,生产的大多是国内外知名品牌。”晏书记说,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工业园区,能够为农民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一个乡镇工业园200多亩地,就能够解决就业4000人。”这也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为何要发展工业,怎样发展工业。晏书记用最简单的哲学常识为泗县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的泗县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宽松。以轻纺服装、机械电子、粮食深加工、电池电源、木材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为依托,泗县的工业特色发展之路正焕发着无限生机。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刘楠雪 刘小云)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