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发展的哲学——泗县巡礼报道之一

2012-03-28 17:02:33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春暖花开时节,伴着“走转改”的脚步,我们来到历史悠久的皖东北“中国山芋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泗县:看农业、访工业、参观园区和城镇。泗县飞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气非凡的城镇规划,令我们振奋!通过和县委书记晏金星同志面对面的访谈,我们悟出了泗县发展的更深层次原因:是高屋建瓴的哲学思想,在引领全县近百万人民自强不息地向前发展。

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处的泗县,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是安徽东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的23个县(市、区)之一。全县93万人在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9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内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5亿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递增12.4%;财政收入5亿元,年增36%;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6700元,年增1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60元,年增17.6%。目前,泗县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哲学思想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已经很好地体现到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

泗县的发展在于全县人民事实求是,不回避问题。他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事实求是,面对全县的实际,确立了这样的思路: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主题、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项目立县作为发展的总抓手、把宜业宜居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统筹兼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种思路的指引,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支撑力和机制创新力明显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泗县人民不回避面前的问题,尽量做到未雨绸缪。作为农业大县、拥有近75万农业人口,他们在大力发展山芋产业时,带来了地表水的污染问题。为此,他们提出,要变一家一户分散加工为集中加工,加大科技含量,把面源污染缩小到点源污染,最终彻底消灭这种污染。为了消除工业污染,他们还于2010年毅然搬迁了全县税源大户——惠丰电源有限公司。

泗县的发展在于全县人民坚持走特色之路,不跟风。他们立足于自己的本质特点,大力发展山芋产业,为自己赢得了“中国山芋之乡”的美誉。他们根据自己发展工业的优势(充裕的劳动力、农业资源、土地优势和人民勤劳朴实的作风),建成了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9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并提出要打造开发区、新型乡村工业园区两个百亿产值园区。他们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科学编制了皖东北革命纪念馆、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霸王城军事文化等7个景区详细规划,建成了泗州戏学院,为泗县赢来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泗县的发展在于全县着力抓主要问题——人民的就业问题。他们本着“有工作,就有钱;有了钱,就能吃饭”这个最基本原则,全力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从2006到2011年,全县通过强化就业服务和再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4.3%以内。2012年,还决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00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型乡村工业园的建设,不仅为工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还让当地人实现了“就近就业”;用晏金星书记的通俗描述“一个乡村工业园200多亩地,就能够解决就业4000人”。以前,全县近百万人中常年外出打工的有25万人;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每年返乡人数约有1-2万。现在他们发展农业有出路,谋求进厂有工业,第三产业也方兴未艾。

泗县的发展在于全县人民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晏金星书记提出,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为全县确立好自己的发展战略、安排好重大部署。在全县新确立的 “开放兴县、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民生惠县”四大战略中,他认为项目建设至关重要,是总领经济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只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编制好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项目,就能吸引来投资者,从而招好商、引好资。同时,全县还注重发挥精神动力的作用,提出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不要小富即安”。

泗县的发展在于全县人民注重新生事物,放眼未来。农业方面,他们作为“中国山芋之乡”,在发展山芋产业时,看到山芋产业合作社有利于消除水污染,就大力提倡这个新事物;工业方面,他们看到新型乡村工业园区的优势,就大力发展它们,帮助解决当地人的就业;旅游方面,他们瞄准新发现的石龙湖,就全力推进,终于让她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一个闪亮的新明珠;文化方面,他们紧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亮点,积极打造泗州戏学院(已经教育部批准,将于2012年招生)、泗州戏剧院,文化新优势凸现。泗县人民还注意放眼未来:在推进工业化进程,晏金星书记提出,要改变当地农民以农耕为主的思维定式,促进农民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要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不能小富即满”,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泗县的发展还在于全县人民重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了建制,古称虹县、泗州,1912年废州设县。丰厚的历史底蕴,让泗县人民给世界带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铸就了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留下了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和目前国内保持最完整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此外,还有彭雪枫、江上青等革命烈士战斗和献身的地方。在现在突飞猛进的时代,泗县人民又继续创造了自身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上,晏金星书记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提出了好思路,但真正的成绩都是人民创造的。”他说,我们要继续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让他们放开胆子干。

泗县的经验说明了生活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哲学”,人民群众的创造是伟大而丰富的创造。在泗县人民的前进过程中,晏金星书记对这种创造进行了高度的哲学概括;他不愧是一位有着实践经验、同时又有战略眼光的哲学家。我们也祝愿泗县人民能在哲学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开拓创新,建设好自己美好的家园,迎来更加璀璨的未来!泗县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马晨光)编辑:马原

编辑: 马原  标签: 泗县 泗县巡礼报道  

精彩热图

枣庄抓获白色母狼

盘点全球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