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奖,能否助力原创?
首届“思勉原创奖”评选结果公布后,人们欣喜地发现,评出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扛鼎之作。也有人表示担忧:“思勉原创奖”评出来的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家”,没有中青年学者入围,感觉像是“终身成就奖”。
评选结果再次印证了“原创”之难。许红珍告诉记者,“思勉原创奖”在设计时特别考虑到中青年学者,凡45岁以下入围提名奖,而投票未能通过者则入选为思勉青年原创奖。
在复旦大学裘锡圭教授看来,“原创”说到底就是“创新”,而欲创新,要饱学传统、“观其会通”,要接受和批判新的思潮,同时要有独立的思想。
四川大学项楚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前人的成果不会因为后人的研究而变得没有意义,而是共同为学术的殿堂添砖加瓦。不可为原创而原创,产生“原创焦虑”。
多位受访学者认为,思勉原创奖的意义不仅在于学术成果、学术荣誉的评价机制创新,更重要的在于评奖活动对学术研究、学术活动本身创新的推动作用。
在评奖过程中,每件成果邀请100位同行专家问卷评审,以及种种严苛得近乎繁琐的评审程序,事实上也是一次对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无形推进,对原创精神的一次大张旗鼓的张扬和引领。
杨国荣说:“我不仅将此次获奖看做学术共同体对相关研究工作的肯定,而且更愿意将它理解为学界同仁对走向原创研究的一种激励和期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树人教授是首届思勉原创奖的评审专家委员会主席,他认为:“现今是一个没有权威、缺少大师的时代。通过一种公平公正、公众认可的方式,集合多方智慧,树起一个人文研究的评奖样板,对国内文史哲学界具有示范意义。”
也有学者提醒,“思勉原创奖”在学界已经引起一定的关注,肯定会对学术研究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对学术本身的影响还是有限。从根本上推动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