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IC卡的成本较高,但它可以有效地防止信用卡欺诈,为持卡人提供安全保障。中行正在积极推进金融IC卡建设,从产品、运营、系统等方面迅速跟进。”近日,中国银行个人金融总部资深产品经理张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中行已经具备各种借贷记金融IC卡的发行能力,截至2011年已累计发行金融IC卡近240万张,电子现金交易量业内居前。
根据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到今年12月底,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自动柜员机(ATM)要能够受理金融IC卡;并自2013年1月1日起,实现境内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而到2015年,中国将不再发行磁条卡,全部改为IC卡。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以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为主力,各家商业银行全面加快了金融IC卡的建设进程,一场银行磁条卡向金融IC卡迁移的大幕正在拉开。业内专家称,我国EMV时代已经到来。
据了解,EMV是由国际三大银行卡组织共同发起制定的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迁移的技术标准。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颁布法令,在其境内必须发行和使用金融IC卡,国际上的银行卡组织和金融机构也在大力推动EMV迁移。
“IC卡”则是集成电路卡的英文简称,俗称智能卡、芯片卡等。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智能卡技术,IC卡凭借体积小、容量大、可靠性强、支持非接触使用、支付快捷等特点,逐渐成为银行卡发展的新趋势。
特别是,金融IC卡安全性高,通过卡片和受理机具的密钥等技术升级,极大地降低了伪卡的风险,有效保障了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有数据表明,马来西亚在基本完成EMV迁移后,银行卡欺诈率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
事实上,在国内也不乏运用金融IC卡的典型案例。以中行在国内首创的PBOC标准企业园区IC卡为例,借助中行的金融IC卡平台,不仅企业员工可以用卡在园区食堂、超市、班车进行小额快速消费,工资补贴发放、门禁考勤应用等功能也都集成在这一张卡上,非常方便;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还有效缓解了企业园区消费支付运营压力,节约了企业成本费用投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加速推进IC卡的建设进程,各大商业银行均加大了研发创新力度。除企业园区IC卡外,2011年8月,中行面向中高端客户发行国内第一张白金尊尚IC信用卡,并在全国首创了社保金融IC卡。据悉,该行正着手发展海外金融IC卡业务,目前已在新加坡地区推出符合PBOC标准的新币IC信用卡,在澳门地区推出符合PBOC标准的人民币及澳门元的双币IC卡产品。
继推出首张IC卡———张家界旅游IC贷记卡后,农行于去年9月上线了标准IC贷记卡。与此同时,农行积极筹备银联IC白金卡和区域性联名IC卡发卡,并加快IC卡受理环境改造。据了解,目前,该行已完成对系统前置的升级以及POS终端改造。而建行则研发推出了符合PBOC2.0规范的龙卡IC信用卡,并已应用于公安交通信息管理、公交一卡通、ETC高速公路等领域。
接受采访的银行人士表示:“将银行磁条卡迁移到金融IC卡,既是改善用户体验、再造业务流程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同时也将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不过,他们同时坦承,在向芯片卡迁移的过程中,银行将承受较大的成本压力。
而要实现到2015年的改造目标,必然离不开金融IC卡发行、受理、交易转接清算等巨额投入。据测算,由此所涉及的投入规模将以千亿元计。
张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一张磁条卡卡片成本为1元左右,而芯片卡的成本则在10元-30元不等。光是卡片需要付出的成本已经非常大,更何况在向芯片卡迁移的过程中,还包括POS、ATM和柜台设备,以及后台清算系统、查错处理系统等等,所有系统都要发生变化。
张录告诉记者,现在一台纯磁条POS价格大约一两千元,若加上读芯片功能以及操作系统的支持等,每台成本要增加500元-600元。中行每年新增的POS约十几万台,如果存量设备再从磁条化变成芯片化,银行要付出的成本将非常巨大。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相对近年来信用卡欺诈案件频发,这也是银行不得不付出的成本之一。而针对银行是否会将高额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疑问,业内人士回答:不会。由于信用卡不但是支付工具,也是银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工具。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银行不太可能提高收费。另一方面,随着金融IC卡产业做大,发卡量迅速增加,成本将会不断降低。
“从磁条卡到芯片卡的转换,无论从工作量还是从本身技术的复杂程度上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各家银行均表示,会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逐步更新设备,在2015年之前完成人民银行既定的目标。李岚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张少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