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等新媒体方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使得在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成为新闻传播者。微博等新媒介更是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这种“低门槛化”了的媒介形式,在使得公民意见表达更为直接和畅通的同时,也为网络谣言、诽谤、歪曲、偏见、恶意和极端情绪等创造了生存空间。在将近5亿网民、3亿微博账号的虚拟世界里,谣言、歪曲、偏见等虽不是其主流,但其危害却不容小视。国内外都在积极寻找办法应对和整治那些超越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网络犯罪。
在英国,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球员法布里斯·穆万巴今年3月在一场比赛中因突发心脏病猝倒,一名学生因在其微博留言涉及种族主义言论,被判处56天监禁。另一案件中,一名微博用户号召“粉丝”把大便投入一名地方官员的信箱中,获判80小时社区服务。
针对英国近来发生多起微博留言惹祸的司法案件,英国总检察长多米尼克·格里夫在11日发出警告:“微博客平台不是‘没有法制的地方’,用户发布留言时应该谨慎。”对于微博违法行为,他声称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法律措施。
营造良好的微博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和立法机构积极作为、尽快建立完善的“微博秩序”,整治利用微博进行不法行为的网络犯罪,在更大程度上,则需要网民自律,构筑起防范网络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以打击互联网犯罪而闻名英国警界,坎布里亚郡首席治安官斯图尔特·海德表示:“民众自由言论权利需要得到维护,民众也需要‘有守法的责任感’。”
是的,微博世界不应是法制盲区。微博用户应当时刻谨记:即使是在虚拟世界,人们仍然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也必须遵守网络世界的规则和底线,否则将受到惩戒。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