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摄像、海底机器人、深水多波束等,综合运用于海底探测
参加此次南海北部海域可燃冰“精确调查”的“海洋六号”,是依据我国海域特点和海洋地质需要,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它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主,兼顾其他海洋地质、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工作。
据介绍,“海洋六号”船长106米,宽17.4米,最大吃水5.7米,设计排水量46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
调查船采用了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全回转舵桨等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配置了4000米级深海水下机器人“海狮号”、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浅地层剖面系统等,总造价4亿元,装备条件在我国海洋地质调查队伍中首屈一指。
“海洋六号”于2009年10月入列,它的入列大大加快了我国海洋可燃冰调查步伐。预计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我国将完成对相关海域可燃冰资源的普查。
在调查的详察区,“海洋六号”布设了大量先进探测设备及各种综合手段,包括海底摄像,ROV海底机器人等,还增加了深水多波束、海底电磁等比较先进的手段,以探测水合物分布情况。
据介绍,如果此次取样条件具备,计划明年再次开钻以获取新的可燃冰实物样品。
我国南海可燃冰资源潜力大,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约194亿立方米
据了解,可燃冰勘探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学科,如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钻探工程、地质实验技术和海洋环境等。因此,虽然全球大洋底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但由于开采和提取技术复杂,还可能带来地质、气候灾害,所以多数国家目前对开采可燃冰仍持谨慎态度。
而对这次“精确调查”来说,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作为可燃冰富集区,是调查重点之一。据了解,在过去的数年时间,研究人员在140平方公里的钻探目标区内圈定出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20米,预测储量约194亿立方米;钻探区水合物富集层位气体主要为甲烷,其平均含量高达98.1%,主要为微生物成因气。
据介绍,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还只是我国可燃冰蕴藏量的“冰山一角”。在西沙海槽,科考人员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在南海其他海域,同样也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必备条件……
对此,调查人员表示,对南海其他区域可燃冰资源的普查也将于今年全面开始,以掌握南海地区可燃冰资源潜力。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