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馍馍
陈晓卿
做年糕
长街宴
酥油煎松茸
素汤
葱烧海参
无锡排骨
藕盒
文思豆腐
从5月14日直到今天,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受到网友热捧,以此为话题的内容频频“刷屏”,5月21日悄然登上了微博话题搜索的榜首位置,单日搜索超过15万次,是位列第二话题的将近两倍;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加了13.54%。大多数网友表达的观看体验极为诡异——“口水和眼泪齐飞”:“美食里蕴含着中华文明,能够感受到民族的伟大。我不仅饿了,也流泪了”;“大半夜的放这种电视,完全没办法睡觉!!!口水流满床”;“帅成渣了!文化,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无须刻意创造”;“我所有的童年美好记忆,都是这种人与自然的微妙和谐、亲情和吃”;“现在一吃鸡腿,就会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鸡腿,想起爱我的奶奶”。
“作为一个海外留学生,这个纪录片看得我又是流口水又是流泪,那些吃不到又想念的美食让人直挠墙啊!最好吃的就是习以为常的家常菜,看着就记起自己离开已经很久了。”还有人说这个片子比国家形象片拍得更能代表中国,“加上各种语言的字幕,向全世界播放!”“居然看到泪奔了,这不是个美食节目吗?”
不,它还真不是纯粹的美食节目。照我看来,《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阕关于中国往昔的田园牧歌,隐隐包涵了我们民族文化最美好的部分。
味到深处即是家
秋山影深,奔涌的呼兰河上,水雾弥漫,太阳初初破开云层。回到老家的朝鲜族女儿金顺姬,向妈妈学习做泡菜。辣椒、糖、梨块、虾酱层层抹匀。晚上,帮忙的邻居聚在家里吃饭、唱歌跳舞。
方兴玉的女儿代替妈妈执掌豆腐坊,挑起油豆皮晾晒,是阳光下的透明;用家传的酸水点卤,让有益菌渗透到每个角落。豆腐块在时间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中慢慢地白毛如丝,火上烤焦,点上红红的辣酱,详尽而诗意的创造过程让观众忍不住想“舔屏幕”。
纵观整个7集构成的纪录片,其实一大半时间讲到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而是那个地方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这些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乐于将自己代入,并产生共鸣。正像成语大多生成于具体历史情境,各种食材和料理方法,也都来自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域、一个有共同生活习性及风俗的族群,或者一个有情感有经历的个人之手。这是一种立体、全息的呈现,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地会生长某种食材、某个食物为何如此制作,还有为什么当我们吃到某种并不惊艳的口味时,会想起母亲、家和故乡。
就像本片总编导陈晓卿美食博客中的那种意境:他带儿子回故乡吃早餐,点汤之后,又去附近端来糖糕、芝麻烧饼和油条,看着吃得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儿子,有种温暖的成就感,想起20年前父亲带自己来吃,彼时那关切的眼神和微笑,此刻正准确地浮现在他的脸上。陈晓卿说,再高级的厨师也没法还原某个家庭的氛围和拿手菜的味道,那种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