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自己手上,却被其他人盗刷,结果法院判决持卡人承担三成责任。记者调查发现,磁条型银行卡存在安全漏洞。为稳定金融秩序,央行及银联力推芯片卡,但实际上普通居民办理芯片卡却面临不少障碍,普及上存在不少问题。
借记卡被盗刷
持卡人被判担三成责任
日前,济南一法院对一起市民状告银行案作出判决,认定银行卡被盗刷的市民杨先生要承担被盗刷金额的三成责任。拿到判决书后,杨先生感觉很不公平,于6月21日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09年1月,济南市民杨先生在省城的一家银行申请办理了一张借记卡,用于公司的账目资金往来,除了有两次交给公司的会计小何使用外,这张卡一直带在自己身上。
2010年8月27日夜,杨先生被一连串短信铃声从梦中惊醒,信息显示借记卡上的7万余元以转账和提现的方式转出。
为了挽回经济损失,2012年2月杨先生以存在安全隐患和漏洞为由将借记卡开户行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全部损失,2012年6月法院作出判决。
法院认定,在现有的成熟的防伪技术条件下,银行发行的磁条借记卡被他人复制并使用取款,证明其制发的借记卡有技术漏洞。发行防复制能力不足的借记卡违背了储蓄合同的信用原则,银行承担主要责任,赔偿市民杨先生被盗取金额70%。
法院同时认为,杨先生多次把借记卡交给会计独立使用,违反了借记卡章程中的保管密码要求,承担余下的三成责任。
警方称磁条卡
存在安全漏洞
据杨先生介绍,收到提示短信后,他赶紧去了办公室,用办公室里的电话支付系统转移了余款,正是这一及时的行动留下了银行卡在济南的证据。加上盗取的操作在200公里外的东营市,使法庭认定存在复制卡,这也成为判定银行承担七成责任的关键依据。
相比之下,济南市天桥区的丁女士就没这么幸运了。2010年11月21日凌晨,她经历了和杨先生同样的遭遇,尽管第二天一早就赶往银行打印交易清单,但时间已经过去几个小时,并且盗取行为就发生在济南本市,最终法院判决丁女士败诉。
据媒体报道,银行卡遭遇复制盗刷的情况并不罕见。6月中旬,淄博市张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抓获了两名复制储户银行卡、盗取储户存款的犯罪嫌疑人。
济南经侦支队的一名民警告诉记者,银行卡磁条技术比较简单,数据信息和保密性并不强。从现有的案例来看,犯罪分子常利用市民刷卡套现的行为在POS机上做手脚,或是偷换营业厅的刷卡入门系统盗取银行卡信息,运用简单的设备复制卡片,再通过偷窥、安装针孔摄像头的方式盗取密码,从而达到盗刷的目的。
金融IC卡费用高
银行不愿推
磁条型银行卡被盗刷,持卡人即便是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但这个过程还是给市民带来很多麻烦,杨先生就因为这场官司耽误了不少生意。那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呢?
2011年3月,央行发布《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中国银联也制定了《金融IC卡全面解决方案》,着力推广一种安全性更强的带有芯片的金融IC卡。
2012年6月21日,记者走访了济南市内的多家银行,发现这种金融IC卡还处在试点发行的阶段,并没用进入实质性使用阶段。
除了一家大型银行对公办理外,市民个人能够办理的芯片卡只有一家银行的特定理财金卡和另外一家银行推出的带有投资保险性质的保障卡。这两种卡对于开户金额、储户身份都有严格的限制,办理或是更换金融IC卡的业务现在还没有面向普通市民开放。
既然安全性更高,为什么推广起来遇到如此大的阻力?一位具有20年从业经历的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从大的趋势上来讲,金融IC卡是会得到普及的,但目前仍有很多限制因素。
磁条卡的成本大约一块钱,芯片卡的费用要超出20多倍,国有大型银行的卡片发行量动辄上亿张,仅制作卡片就要增加相当大的成本。目前市民都是免费办理磁条卡,推广芯片卡难度很大。
即便是市民愿意缴纳办卡成本,银行内现有的ATM机、多媒体查询机以及柜台内的读卡器,大多只能识别磁条卡,必然要进行升级改造。加上配套的宣传材料发放、规章制度改革和员工业务培训,都是阻碍芯片卡发行的重要原因。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