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着陆与温差成最大考验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19日在天津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上表示,我国探月工程正在为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软”着陆月球做准备。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它将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目前,“嫦娥三号”任务正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
“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是一个难题。”欧阳自远告诉新华社记者,“嫦娥一号”是撞月“硬”着陆。“嫦娥三号”是“软”着陆,不能使用降落伞。目前研究团队已计划在接近月球表面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然后让“嫦娥三号”自由落体实现降落。
落地后随之而来的难题是抵御巨大的温差。地球上的一天相当于月球上一个月,夜晚温度最低时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大都在100摄氏度以上。“这对电子元器件是一个巨大考验。”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团队已经有完备的计划,特别是将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原子能电池,抵御严寒、酷暑的考验。
欧阳自远还透露,“嫦娥三号”将采取定位探测与巡视探测相结合的方式。着陆器着陆后就不能移动了。它配备的多台照相机将对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拍摄。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
“‘嫦娥三号’将创造多个‘第一’。”欧阳自远说,它将第一次在月球安装月基天文望远镜。月球上没有大气,比在地球上观测效率要高得多。月球车上将首次配备360度全景相机、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谱仪。
欧阳自远表示,我国有望在2017年实现月球采样与返回,对登陆地点附近区域的月球表面资料进行更详细的收集,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记者毛振华 余晓洁)
链接
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尚无时间表和路线图
针对中国载人登月的种种猜想,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19日在此间明确表示,我国载人登月计划目前还没有时间表和路线图。
欧阳自远在天津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3届院士大会上介绍说,中国的探月工程共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现在正处于第一个阶段。”欧阳自远进一步介绍说,这个阶段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一颗绕月卫星,即“嫦娥一号”,对月球进行概貌性扫描。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由于“嫦娥一号”完美完成了预定目标和任务,原本作为“嫦娥一号”备份星的“嫦娥二号”更改目标,为“嫦娥三号”服务,目的是让后者软着陆在月球上,从而完成第二步的“落月”。按计划,“嫦娥三号”将在2013年登陆月球。“‘嫦娥二号’目前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在完成前两步后,第三步是让载有月球车的“嫦娥三号”在月球完成打孔取样后安全返回。“至于如何安全返回,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研究。”
欧阳自远透露说,我国在2017年将有望实现月球采样与返回,对登陆地点附近区域的月球表面的资料进行更加详细的积累和收集,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中“绕、落、回”的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至于中国何时能载人登月?欧阳自远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载人登月计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载人登月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包括航天员出舱、航天器对接、月面返回、月面生存等等。只有掌握这些关键技术之后,中国才会结合未来国际、国内月球探测的发展情况,择机实施载人登月。” (记者 周润健 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