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诚如斯言,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党的生命也由此而茁壮,党的活力也因此而激荡。
过去10年,在发展党内民主广泛而生动的实践中,党代会常任制、党委权力运行机制以及党委决策机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地改革创新的重点。记者采访的多位十八大代表表示:过去,各地探索不停步;未来,前进方向已明确。
■ 关键词
党员参与民主决策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这些重要论述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
“在党委决策中,党员参与是增强凝聚力的关键。只有党员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决策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从而维护、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上海市闵行区区委书记孙潮代表说。
他告诉记者,2008年,全国地方党委首个全委会改革在闵行拉开帷幕。《中共闵行区委全委会工作规则》赋予全委会职责,突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对常委会的监督。改革后的全委会,“审议”引入“询问”,“决策”采用“票决”,“监督与执行”实行“跟踪评估”与“责任追究”……这一改革厘清了全委会与常委会的决策边界,理顺了全委会与常委会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推行全委会改革,是扩大党内民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途径。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凝聚力量、解决问题”,中央党校副教授李庆刚表示,与此同时,还应让广大基层党员参与到党内事务中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孙潮说,“这为我们的探索指明了前进方向。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来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规范的制度设计,让基层参与成为决策的法定程序。”
■ 关键词
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十八大报告中“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论述,明确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目标,也再次吹响了基层党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号角。
用人权是区县党委权力公开运行中最敏感、关注度最高的内容。“如何消解干部选拔工作的神秘感?如何推行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就是要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的要求——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天津市和平区委书记李金亮代表说。针对部分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中的不良印象,他认为,“公开不透明、公正不公信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基层党委“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权力阳光下运行的重中之重。“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一把手’也只有一票。要达成这个目标需依托制度的力量”,李金亮说,刚性的制度既有效制约了“一把手”的权力,又拓宽了“一把手”的选人视野。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具体到区县一级,就是要健全区县党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规范程序,让权力运行得明明白白”,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代表认为,让权力受到监督,这既是对党员和群众权利的守护,是对党内民主的保障,又是党委决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
■ 关键词
深化常任制试点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组织制度,是党内民主运行的体系保障。10年来,从党代会代表提案制提出并推广,到“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写入党章,再到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党代会制度不断完善。广东等省推进党代表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作用;上海要求乡镇普遍推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浙江则扩大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行范围,全面试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
十八大报告强调“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代表们认为,未来5年,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改革创新举措将会呈现出更加生动活泼的局面,党内民主也将由此向前大步迈进。
前不久,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宝石集团员工洪腾云来到公司的党代表工作室,专门感谢党代表阮积永。原来,洪腾云家中发生火灾,损失严重。阮积永知道情况后,立即向党委汇报,组织慰问,并动员捐款。
“党代表工作室让我们看到了党组织就在我们身边”,洪腾云说。早在1988年12月,椒江就试行党代会常任制。从2005年起,椒江区为深化常任制实践,从解决代表开展活动缺少阵地、代表履职如何常态化等问题入手,建立了首个党代表工作室。如今,单在椒江区,党代表工作室就有80多个。
“台州是我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源地,民营经济发达、党员群众民主意识较强,基层民主政治氛围十分活跃,这是党代会常任制能首先脱胎于此的现实土壤”,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代表认为,从全国层面看,现在很多地方的“土壤”都较24年前的椒江区深厚得多,因此,党代会常任制必然会有更加生动、更加深入的实践。(记者 杜 榕 张 垚 周舒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