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煤少电的湖北省上半年保持平稳增长、稳中“快跑”之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496.7亿元,增速达到15.5%。
不久前召开的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以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轨道。尽管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仍然较为困难,但是以创新为引擎,湖北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跨越式发展通道正在开启。
发展平台创新 “一城独大”正悄然改变
5月31日,一封特别的“自荐信”刊在《襄阳日报》上,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6名博士后,向古城襄阳抛送橄榄枝,表达投身襄阳经济社会建设的热切期盼。
地处鄂西北的襄阳古城,如何有这样的吸附力?
为改变武汉市“独领风骚”的格局,湖北省实施“一主两副”中心城市战略创新,以非常之举启动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独大”正悄然改变。武汉仍继续领跑全省,上半年招商引资815亿元,同比增长71.5%;而襄阳和宜昌,也在副中心城市体制激励之下,活力迸发,成为鄂西北、鄂西的增长发动机。
近几年来,从发展路线到体制机制,从经济模式到社会管理,湖北谋划发展平台的创新。“两圈一带”“一主两副”“一红一绿”“荆州壮腰工程”“荆门中国农谷”……一个以“支点建设”为核心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铺开。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鄂州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区、宜昌网格化城市管理实践……一系列触及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改革试验次第开展。
多层次的发展平台,构筑起湖北敢开放、真开放、全开放的开放新高地。据湖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省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764个,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
科技创新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成长
2011年10月,武汉大学教授杨代常一项研究成果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利用转基因水稻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近日,杨代常科研团队再传喜讯,他们又在水稻中“种”出了“人抗胰蛋白酶”。
“创新成果不能停留实验室。”杨代常说,科研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关键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去年初,他带着多年的研发成果,入驻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生物城,短短一年多就实现了项目产业化,并创造多项全球第一,产品供不应求。
12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开发机构、132万研发人员,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作为科教大省,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潜力是创新潜力。
近年来,湖北致力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资源,释放出巨大的创新能量。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活力的园区,连续5年每年申请专利同比增长70%,过去3年增加的博士人数超过前20年的总和,这里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GDP占武汉市的一半、全省的17%。
一大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成果转化和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等,还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活力。在潜江,一项虾壳素提取技术,就让一只不起眼的小龙虾做成了6亿元的大产业。
湖北优势主导产业也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中加速成长,九大产业相继跨过千亿元门槛,汽车、钢铁、食品、石化突破3000亿元,跨越式发展形成多点支撑。
文化创新构筑起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
近年来,“湖北群星现象”引人注目。“信义兄弟”“农民义工”“百年义渡”“小处方医生”“大别山师魂”……平凡岗位上勤谨奉献、默默创造的“草根”英雄,凸显湖北精神的不断提升。
湖北是文化资源大省,打造“精神高地”,形成中部崛起的“文化支点”,是“创新湖北”的一个重要内涵。
文化体制改革居全国前列。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全省一网,出版、发行、电影发行放映等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
“鄂军”文化品牌异军突起,江通动画、盛泰传媒、金三峡印务等带动报纸期刊、出版发行、数字网络、电影放映和影视动漫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形成。
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启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打造“没有围墙的剧场”“不出村口的电影院”“随时可借的图书馆”,覆盖广泛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被誉为“湖北经验”。
文化创新塑造凝聚力、提振精气神,更在于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树立起“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在全省上下形成了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
对此,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认为,随着内地与沿海硬环境的差别逐渐缩小,软环境对招商引资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招商就是招心,引资就是引人,而文化的创新发展将对软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来源:新华社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