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种植业)内部,多种作物协调发展
“十一五”时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基本稳定。201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987万公顷,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8%左右,比2005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97万公顷,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以上,比2005年略有下降;棉花种植面积485万公顷,约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与2005年基本持平;糖料种植面积192万公顷,约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大体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农业区域化布局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以及棉花、甘蔗、苹果、柑橘等的集中度都超过了50%。优质农产品比重扩大,2010年,全国优质稻面积达到2200万公顷(3.3亿亩),优质率达到7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
(二)畜牧业内部,生猪、畜禽稳定发展,蛋奶发展较快
“十一五”期间,我国畜产品结构在调整中更趋合理。猪肉占肉类的比重由2005年的65.6%下降到2010年的64%;禽肉则由19.2%上升到20.9%。在肉类产量增长的同时,禽蛋和牛奶也得到较快增长。
(三)林业生态建设作用初显
“十一五”时期,林业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实施工程带动,转变增长方式,林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十一五”时期,林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在4.3%-4.5%,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成为林业发展的亮点。
(四)渔业养捕比例继续改善
“十一五”时期,渔业增长方式有了较大改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捕捞严格执行国家“双控”制度,近海和内陆水域捕捞减少。与此同时,水产养殖不断开拓新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渔业产量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所占比重为71.7%,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捕捞产量所占比重为28.3%,比2005年下降5.1个百分点。
三、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化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一)农业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农业稳定发展,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最关键的还是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关键农时出台了多项力度大、作用直接、见效迅速的政策措施。农业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2006~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3397亿元增加到8183亿元,“三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4.5%提高到17.5%,实现了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基本要求。以农产品生产补贴和农民收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同时,还实行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补贴品种、范围和规模逐年扩大。连续多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突出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优质农产品的培育应用,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的提升,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推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农机总动力的增加等,促进了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撑。以粮食生产为例,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单产从2005年的4642公斤/公顷提高到2010年的4973公斤/公顷,提高了7.1%。初步测算,仅因单产提高,“十一五”时期共增产粮食约3450万吨,占粮食增产总量的55%左右。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是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大幅增加,龙头企业队伍迅速壮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由自发分散逐渐向有计划有组织的订单生产转变。2010年,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40%以上;全国龙头企业9万多家,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其市场意识、合作意识、经营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来源:中国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