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开局之年通胀阻击战 新华社发
由于近日利比亚局势动荡,国际油价再次大涨,加之其他一些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处于高位,全球通胀预期抬升,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输入性通胀加剧的担忧。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本轮物价上涨温和可控,并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去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去年11月突破5%关口,创28个月新高。虽然去年12月CPI涨幅有所回落,但今年1月又有反弹,同比涨幅再度向5%靠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坦言,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报告提出,今年中国CPI涨幅要控制在4%左右。多数专家对实现这一调控目标较为乐观。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有两个重要物质条件决定了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胀”: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库存充裕,粮价稳则百价稳;工业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一些行业还存在产能过剩。
去年中国农产品市场上先后出现从大蒜到生姜、再到绿豆的轮番上涨局面,被戏称为“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积聚了过多资金,把农产品当成了炒作题材。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政府不仅要防止闲散资金对小品种农产品的过度炒作,还应努力把闲散资金引向实体经济和工业建设,为扩大内需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