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历史时刻——公元2012年6月24日12时许。
这一刻,中国航天员驾驭中国神舟开始踏上与“天宫”的相约之旅。
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浩瀚天宇中,“神舟”、“天宫”舒展着蓝色翅膀,遥遥相望……
此时,两个飞行器均位于非洲大陆的马林迪的测控站测控范围,以每小时28000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的速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飞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大屏幕上,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舱内做好一系列对接前的准备,整理装备,调整坐姿。乳白色航天服上,鲜艳的红星红旗格外的醒目。
指挥台前,已连续奋战7昼夜的总师童斌告诉记者:“这次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状态新、安全标准高、涉及支持面广、天地协同要求高,有了航天员的参与,不确定因素增加,无论对飞行器、航天员还是飞行控制,都是极大的考验。稍有偏差,整个任务将功亏一篑。”
“神舟九号,我是北京,发送手动控制允许指令,开始手柄试操作”。
“神舟九号报告,平移手柄试操作正常。”
“神舟九号报告,姿态手柄试操作正常。”
无形的电波在北京中心与千里之外的航天员之间架起一道“天地通道”,这一切预示着一个重要的时刻即将到来。
左侧大屏幕上,端坐中央座椅的航天员刘旺左手紧握调整飞船方向的平移手柄,右手则把握着调节飞船姿态的姿态手柄,他神情自若,密切观察着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图像,不时轻轻地拨动手柄。每个动作都举重若轻。坐在他两侧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则密切监视着仪表盘上各种参数的变化。
随后,再次传来调度有力的声音:“各号注意,手动控制接近正常。”
右侧大屏幕上的TV摄像机图像实时显示着对接的进程。TV摄像机就像是天宫的眼睛。透过它乌黑的大眼睛,只见神舟九号就像张开蓝色的翅膀,缓缓前行,正期待着一次历史性的拥抱。它乌黑的眼睛,正翘望着前方的茫茫太空,盼望着与另一个身影的相拥。
童斌总师告诉记者:“在手控对接过程中,航天员主要通过监视TV摄像机图像进行手控操作,图像中涵盖了飞船姿态、相对距离及速度等关键状态信息,是航天员在手控交会对接过程中最主要的监视页面。”
“神舟九号,我是曙光,操作正常,请保持。”
“神舟九号明白。”
中间大屏幕上,“天宫”、“神九”一前一后,像两个如约而来的恋人,开始寻找心上人所在的位置。
“对上了,快对上了!”看着航天员刘旺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手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大家在心里默默地给他加油。
操作台前的显示屏幕上,各种画面数据不停地刷新着。科技人员目光专注,手指快速敲击键盘,接收指令,比对数据……氛围在一丝丝凝固,飞控大厅一片沉静。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划过,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千里之外传来了航天员宏亮的报告声:“神舟九号报告,人控停控置位。完毕。”
几分钟后,报告声依次响起。
“对接机构捕获,对接机构正常。”
天宫一号、神舟九号掠过青海一带,神舟九号对接机构上的3把捕获锁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的3个卡板器咬合后,实现对接机构捕获,天宫、神九发出的蓝色、黄色的指令链穿梭在天地之间。
大屏幕上,两个圆形的对接机构缓缓旋转,紧紧地扣在一起。茫茫太空中,高速运转的它们在这一刻拉住了对方,相拥在一起。此时,组合体正掠过甘肃、陕西上空。
“神舟九号报告,仪表显示对接完成,完毕。”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根据北京遥测数据,天宫一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手控对接正常完成。
大屏幕上,三名航天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大厅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背倚深邃的天穹,“天神”组合体依偎着蔚蓝色的地球飞翔。
来源:中国日报网(谢波 姜宁)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