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12时许,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之战——手控交会对接正在紧张地进行。飞控大厅第二排遥控岗位上年轻的工程师费江涛头带耳麦,右手紧握鼠标,双眼紧盯屏幕,密切监视着三名航天员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着向飞行器发送指令。坐在他身旁的是大家熟知的遥控高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软件室遥控组组长于天一。他不时地和费江涛说着什么……
伴随着“对接锁紧完成”的报告声在大厅响起,飞控大厅掌声雷动,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了圆满成功。于天一和费江涛默契地相视一笑,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是同事,他们是搭档,他们是师徒,他们也是飞控一线上的一对“发令兵”。他们的岗位被称作“遥控发令”。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做的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次变轨、甚至飞行器上科学仪器的每一次开机与状态设置都是通过他们这个岗位发送的控制指令来完成的。“发往太空的指令,只需几秒钟就能到达,一旦发送就没有机会更改,必须‘百发百中’。一旦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于天一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一次控制,都像是一次战斗,而我们就是战场上的‘发令兵’”。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控制频繁、环环相扣,应急处置多,尤其是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自主驾驶飞船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人的参与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航天员驾驶飞船速度的快慢、节奏的把握都将直接影响到我们遥控发令的时机、内容。一旦发生意外,留给我们的应急发令时间只有短短20秒。执行任务时,我们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都有一大摞厚厚的应急预案,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参加了从神舟四号至今所有任务的于天一可谓身经百战,然而,这次任务还是带给他很大的压力。第二次参加任务就担任主岗位的费江涛跟师傅于天一比起来,忐忑和紧张的同时,还感受到了一丝兴奋。
回想起2009年计算机硕士毕业刚刚分配到北京中心软件室遥控组时,面对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费江涛彷徨过、迷茫过,他的师傅时任组长的于天一,看着眼前这位摸不到头绪的“新人”,送给他两本专业书,向他打开了浩瀚宇宙的窗口。那段时间,他着魔般地吸吮着新的知识,逐行阅读分析十几万行的遥控软件程序源码。每天清晨,很多人刚刚从睡梦中苏醒,他的身影就出现在机房里;每天夜里,外面早已是万家灯火,那个身影依然活跃在机房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师傅于天一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讲解,并拿出多年积累的技术资料,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位虚心好学的“新人”。辛勤的工作终于得到了回报,参加工作仅两年半的时间,他已经掌握了遥控处理和电子邮件两个配置项的所有进程状态,负责管理维护其中大部分主要进程和所有公共库程序。并在去年的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崭露头角。
有了上次任务的历练,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于天一决定放手让费江涛去干。从方案设计到软件测试,从软件开发到科研项目,费江涛干的得心应手,作为师傅的于天一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那段日子,无论是在任务的联调联试现场,还是在工作的机房里,常常能看到这对80后师徒并肩作战的身影。
为了确保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万无一失,于天一和费江涛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保证指令发送的准确性,他们要熟练掌握飞行器的整个技术状态,每一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想好下一步。除了发送指令,他们还要监控指令发送和执行后飞行器的状态。无论指令发送成功还是失败,对各种可能的异常情况都要有准备,能够确保整个控制过程都在掌控之中。
将问题发现在任务执行之前是他们一贯的原则。每一次联试,他们都会反复分析、核查每天多达3万余条的程序运行日志和记录。就在最后一次全区合练的前一天晚上,于天一带领徒弟费江涛对一个程序进行最后一次例行测试,突然发现一个“状态”跟以前不一样,经过检查,确认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隐患,可能导致地面向飞船重复发送指令。他们立刻查找原因,对所有的程序和代码逐一进行核对,并把半年前的数据翻出来进行比对,经过一个通宵的努力,终于在全区合练前将隐患解决,确保了任务的顺利实施。
遥控发令这个岗位,不但需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对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慎细实,还要善于总结创新。发送的指令不执行是遥控岗位经常遇到的难题,而在任务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飞行器无法接受指令,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于天一的创意下,他们开发完成了新型的遥控数据记盘和信息查询软件,将多个查询过程合并,能够自动实现多种遥控信息的提取和关联,将原先人工完成的工作由程序自动实现,快速准确地获取遥控数据,解放了遥控操作员的双手,使它们能够更加集中精神进行遥控发令等关键操作。他们还共同开发了遥控信息监视告警系统,通过语音、图像等多种手段,对遥测数据接收、遥控指令执行等情况进行综合监视判断。
目前的费江涛已经能独当一面,成为载人交会对接遥控主岗。作为师傅的于天一总是用行动感染着他。
来源:中国日报网(姜宁 谢波)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