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当老师又当炊事员
要不是有当地人指路,外人是很难发现这所村小的:学校位于潼南县桂林街道的一面山坡之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面的机耕道相连。校舍由三栋青砖平房合围而成,门口连一块校牌也没有。校舍的教室大多都已上锁,只有一间教室有学生上课,是一年级,有13名学生。
有着20多年党龄的杨锋,是这所村小惟一的老师。现已56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好几岁:他的背已经佝偻,耳朵也不大好使,手脚也略显迟钝。但这些,并未影响他的工作。
4月23日早晨7点一刻,杨锋就已赶到学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挑着一对塑料桶到山下的水井挑水。水井离学校有500米,挑空桶下山容易,挑水上山就难了,他在返回的路上歇了两次,累得大汗淋漓,一个来回花了半个多小时。挑了两担水后,杨锋开始淘米煮饭,等他忙得差不多了,学生开始陆续到校。
9点正式上课,杨锋先后给他们上了语文、数学、体育课。中午下课后,他又张罗着把学生自带的菜蒸热,然后给学生盛饭,再帮他们洗碗。
因为天气太热,学生喝水多,杨锋洗碗后,又下山挑了一担水,烧好水后休息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开始下午的课程了。他连续给学生上了语文和音乐课;最后一节是自习课,他抓紧时间把当天的作业批改了。
下午4点半钟,学校放学,杨锋赶回家中,又担着化肥下田施肥。
这是23日这天,记者所见杨锋的一天。
他一个人已坚持6年
“这个学校从2007年开始,就只剩我一个老师了!”杨锋告诉记者,1975年,18岁的他刚到这所学校担任民办教师时,这所学校是一所拥有300多名学生、7名教师的完小,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村里新生人口的大幅减少、大量村民进城打工,就读学生越来越少。
到2007年时,高庙村小只剩下不到40名学生,学校老师调走的调走、退休的退休,只剩下杨锋一名老师。桂林街道的新林中心小学想给高庙村小补充新教师,但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去。无奈之下,中心校决定撤销高庙村小,将高庙村小的学生全部转到新林中心小学就读,杨锋也调到中心小学任教。
但高庙村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却不干了:从高庙村到新林中心小学有5公里山路,要走1个多小时,才几岁大的孩子怎么能叫人放心?学生家长纷纷向杨锋求情:“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村小。”
杨锋只好向中心校领导陈情:只要不撤销高庙村小,自己就愿意继续留下来教书。最后,中心校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高庙村小三年级以上学生到中心校就读,一二年级学生在高庙村小就读。因入学新生太少,高庙村小每两年招一次新生。
由此,杨锋开始身兼老师、校长、炊事员数职,至今已有6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