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很辛苦,我筋疲力尽,但是很开心。”在短暂的训练间隙,她在宿舍对记者说道。
教练每天指导她训练5个小时,一周6天,有时晚上还要加练3个小时。这样紧张的课程安排将持续到12月底。
菲利普斯已经练坏了6把中国阳伞,现在她正在练习更高难度的动作——用双脚旋转一张一米见方的桌子——这一动作在中国之外很少有人能表演。
训练的时间长,强度大,菲利普斯经常受伤,但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更使她倍感折磨,她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回家了。
“训练结束后,我会给他们打电话或是在网上聊天。”她看着家人和家乡的照片说道。除了对家乡的思念,菲利普斯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她只会说几个汉语词,而她的教练刘琳也不会说英语。
“最初的几个月里,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困难,” 刘琳说道,“然后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翻译软件,所以现在我们能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顺利交谈了。”
菲利普斯下了很大功夫学习汉语,现在她已经能说一些句子了。
“我还想找一位汉语老师,这样我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杂技的传统和文化了。”她说道。
年龄也是一重障碍。
“与年纪更小的学生相比,艾玛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训练的指导方针,但她却不具备身体方面的优势。”
然而,尽管面对重重挑战,菲利普斯依然坚信,有一天能够与中国的杂技团合作,进行全球巡演,将杂技、戏剧表演和舞蹈结合起来。
“像艾玛这样的留学生很欣赏我们的训练课程,这已成为了中外教育交流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宣扬我国传统的绝佳渠道。”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负责留学生管理的李清民说道。
他说20多名来自非洲的学生将于五月份抵达该校,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
菲利普斯听到这样的消息很高兴。“很快我将交到更多的外国朋友,能跟他们交谈并一起训练实在是太棒了。”(记者 郑金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