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领导干部坦言,一些新闻作品动辄几千字,谁去看,又有谁记得住。倒是两篇短新闻,人们记住了并津津乐道。此番话语道出了好文章的标准——言简意赅。
曾被称作半部就可以治天下的《论语》,也只有万把字。而今天,有的人写文章一下笔就是数千上万字。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却人云亦云,满纸充盈着套话、空话、废话。
新闻应该真正新鲜实在。新闻作品本来讲究的就是个“实”字。可受大环境的影响,一些新闻作品也越写越长。一方面,是有的记者认为,“豆腐块”不够分量,无法展示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 是有的被报道对象感到短文章难以反映其辉煌业绩。久而久之,新闻作品和其他文章一样越写越长,为人们所诟病。于是,不得不重提用功来改文风。
所谓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是社会上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章现象。改文风,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
但是,改文风绝非简单的“改文字”,而是提倡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使用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写短、讲实、求新。写文章的本意是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只有读者爱读你的文章,读了觉得有道理,因而接受、信服你的观点和事实,文章才能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而有的文章,虽然长篇大论,信息量却很小,内容注水过多。这样言辞空洞的文章,人们肯定不会喜欢,也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文章贵在言简意赅,改进文风就要尽量去繁就简。有人说,司马光是史上最佳新闻编辑。他整合1300多年的新闻,编纂了一部《资治通鉴》。现如今许多人不愿像阿光那样,认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其实,写稿固然辛苦,编稿也不轻松。面对套话、空话、废话,编辑要想方设法剔除,对材料予以取舍,对事实加以判断,对文字进行润色,在剪裁中突出细节、突出现场感,通过自己的劳动,形成新的文字产品。
要倡导清新的文风,必须在推出精品上下功夫,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今天提倡改文风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举,而是长远之策、根本之措。我们要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出发,用制度的约束力催生执行力,让改文风的具体要求成为“硬杠杠”,而非“软指标”。如新闻作品,应用最省的笔墨、最新的格调,反映最精彩的世界、最丰富的生活,使其充满生活气息,让人喜读乐诵。
让我们把说着上口、听着入耳、容易记住作为一个基本追求,努力写作更多让人一看就懂、一说就清、一听就明的好作品。(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