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有着37年军龄的老兵了。几个月前,如果你问我,参加的哪一次抢险救援行动最令人难忘,我可能会犹豫片刻。但在经历了七天七夜的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之后,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那一首首感天动地的战斗诗篇,那一个个绝境逢生的生命奇迹,都将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经历,令我魂牵梦绕。
临危受命 勇赴前线
“5.12”汶川大地震,整个巴蜀大地山崩地裂,河川变色。从电视转播的画面中,我看到数十个县市区交通、通讯中断,无数村庄、建筑物被摧毁,数十万鲜活的生命被埋压在瓦砾中……我的心揪紧了,真想自己就在现场,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5月14日凌晨1时,江西公安消防总队党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迅速调集南昌、九江等7个支队的200名官兵,组成江西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赶赴四川灾区,并任命我为突击队总指挥。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接受这样大规模跨区域救援的任务,但此时此刻,已没有任何可以退缩的理由,我毅然接受了这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来不及和家人说更多告别的话语,甚至连换洗的衣服都来不及多做准备,凌晨4时多,带着4000万多江西人民的重托,带着4000多名江西消防官兵的期望,我和紧急集结起来的战友们登上了直飞四川的包机。此时的南昌城沉睡在一片安详当中,而我的心头却是沉甸甸的。
“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定要完成好这次任务”。一路上,我就一直想着这句话。如我所愿,一到四川,我接受的任务就是迅速带领部队挺进地震重灾区――震中汶川县映秀镇。14日下午,我和战友们抵达了映秀镇的外围紫坪埔大坝,可是前往映秀镇的主干道在地震中已遭到毁灭性破坏。无奈之下,我们只能走一条从山崖里开凿出来的老路。而这条老路,一边是陡峭突兀的山崖,一边是汹涌湍急的岷江,一路上塌方严重,险象环生,就连当地的村民都不敢走,将它称为“死亡之路”。部队如果强行进入,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危险。怎么办?灾区的群众正迫切地等待着救援部队!我们早一秒钟到达灾区,受灾群众就多一分希望。我和突击队指挥部的几名同志经研究后果断下令:全队徒步前进,就是爬也要爬到映秀镇!
不畏险阻 赶奔救援
15日凌晨零时40分,行军途中,突然一阵强烈的余震袭来。山上的飞石就从我身边滚落而下,发出巨大的响声,把我吓出一身冷汗。但艰难险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地动山摇,撼不动我们坚强的意志。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为了能多带装备器材,战士们扔掉了随身携带的睡袋、帐篷,把食物、药品、水也减少到最低限度。即使这样,我们每个人的平均负重仍在100斤以上。急行军不久,有的战士脚底就磨出了血泡,肩上也压出了血印,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有的大件器材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五、六名官兵一起努力,大家就轮流上阵、互相鼓励。我自己也背着背包走在队伍的前面给战士们鼓劲。有战士走过来想帮我,我对他们说:“我参加抢险救援战斗的机会可是越来越少了,这样的经历,我决不会放弃”。这时的我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向前、向前、再向前!
经过近17个小时的艰难行军,下午3时,我和战友们终于到达了映秀镇,成为最早进入映秀镇实施救援的部队之一。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眼前的灾情还是比预想的要糟。通讯中断、道路中断、余震不断,山体倒塌、建筑倒塌、2000多人被埋压……奔走一夜的战士们都非常疲惫,但看到眼前的惨状,大家都坐不住了。早一点使用生命探测仪等装备,就能早一点搜救到被困群众,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没有片刻的休整,甚至连坐下来喘口气都没有工夫,我们就投入了紧张地救援当中……
共克时艰 生死营救
16日7时40分,我们接到群众报警:还有一名活着的妇女被埋在倒塌的居民楼里,急需救援!险情就是命令!我立即带领官兵们赶到现场,只见一位30多岁的妇女被深埋在倒塌的居民楼废墟下,她的脖子和胸部都被木柱压着,剩下的3层楼也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为了确保被埋妇女不受到二次损伤,我决定实施人工救援。战士们用小锯条将木柱一点点地锯断,再用手指一点一点将木屑抠出来……迅即,鲜血渗满了官兵们的指尖,染红了战士们的手套,但一双双染血的手却一点一点顽强地向被埋妇女靠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救援在紧张地进行。下午2时30分,正当大家离希望越来越近时,突然连续发生强烈余震,危楼晃动了几下,把刚刚就要打通的“生命通道”又堵住了。我们也几次跌倒在瓦砾上,又几次爬起来继续救援。余震还在继续,倾斜的大楼随时可能垮塌,我的心也是一阵紧似一阵。作为指挥员的我一再提醒战士们一定要注意自我安全,但这些参加救援的战士们却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我们在,就一定要把她救出来……看到这一切,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如此的大难,国之殇;如此的战士,民之幸。
危急时刻,我们没有停下救援,反而加快了救援的速度,终于靠双手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战士们一次次爬过狭窄的通道钻入楼内,然后用木棍做好支撑,再慢慢清除被困妇女身边的障碍。傍晚7时50分,这位被困达104个小时的妇女――陈晏,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救了出来。此时,陈晏的亲人激动地朝我和战友们跪下,我赶紧向前托住他们,并为之深深震撼,那是何等珍贵而又质朴的一跪,那又是灾区人民对我们消防部队何等的信任与敬仰。亲人的喜极而跪,消防官兵的振臂呐喊,弥漫着感人的亲情,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生命希望 不离不弃
5月18日,我们在废墟的搜寻中,又发现了一名在废墟中仍有微弱呼吸的幸存者。虽然距离“生命营救的72小时黄金期”已过去了3天,但只要有一线的生机,就要进行百分百的努力。经过7个多小时的奋力营救,15时50分,被埋废墟下整整146个小时的沈培云被抬出。那一刻,沈培云的亲属哭了,周围的群众哭了,我和我的战友们也哭了。营救者不抛弃,被困者不放弃,无论多大的灾难,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坚强会让我们战胜一切。在灾区,消防官兵橙色的战袍就成了生命希望的象征。无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哪里有危险,哪里就可以看到我们闪烁的橙色,到处都可以看到我们搜救生命的身影。102个小时、104个小时、118个小时、146个小时……生命奇迹在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下不断延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不怕牺牲,不怕疲劳,不畏艰险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我们的突击队员与自然灾害抢时间,挑战生命极限,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以自己的赤胆忠诚铸就了警徽的辉煌。七天七夜艰苦卓绝的救援,我们共搜寻面积137400平米,成功营救幸存者7人,清理遇难者遗体58具,转移群众267人,转移物资21.3吨,圆满完成了赴汶川抗震救灾的任务,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公安部消防局郭铁男局长等领导和灾区人民的充分肯定。
军民鱼水 警民一家
5月20日,我们即将离开四川,大家提议向灾区人民捐款,官兵们把身上仅有的钱都拿了出来。我代表江西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将大家捐献的12161元钱、33顶帐篷、19床棉被、97床睡袋、26箱食品送到灾区人民手中,完成了我们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最后一项任务。
在汶川的七天七夜,难以忘记的是遍地废墟、满目疮痍的“大难”,难以忘记的是亲身经历、艰苦卓绝的紧急救援。同样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灾区人民对消防部队深情的“大爱”。刚进映秀镇的时候,我们曾经连续三天没吃过一粒米。万般无奈下,派出3名战士到附近的山村去看看情况。在离驻地十多里的一个村子,一位姓李的村民得知我们的情况后,立刻就把家里并不多的大米匀出50多斤给我们,并且说什么也不肯收钱。在战士的一再坚持下,他才勉强收下了200元钱。临走时,他突然说还要摘一些自己种的包菜和土豆让战士们带上。等战士们回来做饭时才发现,这位姓李的村民把200元钱藏在包菜里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那一刻,我和战友们的心头都暖暖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悲伤;而一幕幕患难之中的警民鱼水深情,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人间大爱!消防官兵视灾区为故乡,视灾区人民为父母,也正是这种感情才让铁铮铮的汉子们为亲人遭受灾难而泪流满面。在灾区大地上,消防官兵与父老乡亲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他们的心交融在一起,汇成了爱的暖流,滋润着彼此的心田。天灾无情,人有情!
5月21日,我和战友们坐上了返回南昌的飞机。当飞机飞向蓝天的时候,看着脚下苍伤的土地,我在心中默默祈祷:愿你明天更美好!(作者: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副总队长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