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量达到世界第一的中国,距离创新性国家还有多远?为何我国迄今“缺位”诺贝尔科技类奖?华为中兴遭遇美国知识产权指责怎么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3日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这些热点话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我国正处于“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型初期
记者: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国,这意味着什么?
田力普:2001年我国申请专利量就超过美国,2012年距离进一步拉大。去年全球申请了210多万件新的专利,我国有约65万件,占30%。
但申请数量大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体现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核心是专利拥有量:首先要通过申请专利来获得知识产权;其次是授权量,通过全球检索、审查,显示技术水平全球领先;还要实施,投产,获得回报。
而我国的专利拥有量迄今只有80万,很少。从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到加深认识再到开始投入,从过去的模仿到现在的创新,从专利的申请到专利的授权拥有、实施投产,都需要一个转型过程,我们目前处于过程的初期。
记者:专利申请量第一,并不意味着我们拥有一流的创新力,一些专利被认为没有技术含量和生产力。我们离真正的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田力普:专利多、质量低,设计多、发明少,没有技术含量——占全球30%的专利申请量,是不是垃圾?有没有价值?我的回答很简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从他有第一件专利开始,哪怕是模仿别人的、低端的、发明度很低的大路货,但只要稍有微一点点改进,就值得赞许。我们鼓励一个从无到有的变化,有了第一件,才会去开发第二件,一下子成为“苹果”可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