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符合银企双方利益,一方面,国内建筑、建材市场产能正日趋过剩。据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底,国内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311万人,当年完成总产值11.77万亿元,具有资质的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达70414家,平均每家企业完成产值仅1.67亿元,人均产值仅为27.31万元,这相当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产值早就突破20万美元来说,差距非常明显。因此,为降低国内市场过度竞争、规避国内市场周期性低潮风险,国内建筑企业迫切需要“走出去”寻找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对外储备在2012年底已高达3.31万亿美元,各大银行尤其是对外银行也有迫切“走出去”投资的需求,采取“金融机构融资,建筑企业施工”的固定合作经营模式,不仅银行境外投资的刚性需求得以满足,而且建筑企业的海外业务份额,项目资金与收益才会有保障,这无疑是提升双方“走出去”质量的最佳途径。
再次是要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要。当前,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许多国家面临着战后重建、国家振兴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根据《全球建筑2020》报告预测,全球建筑市场将以年均4.9%的速度增长,到2020 年建筑业产值将增至12.7 万亿美元,其中新兴国家建筑产值将在2011年基础上增长110%,达到7 万亿美元,占全球建筑市场的55%。新兴国家多数能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普遍缺乏资金与生产要素,要靠国际援助与投资,大部分基建项目都需要外部融资支持,而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受持续不断的金融危机影响,对外投资能力大为降低,这些因素将为我国资本、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
因此他提出了六点建议,即国家应鼓励和引导外向型金融机构和建筑企业,就“银行融资、企业总承包”开展合作;国家适度放宽对外向型金融机构的管理,给予适度自主权和裁量权;降低贷款利率;政府应持续加强与重点投资目标国的沟通交往,消除对方顾虑,为国内资本、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国家有关部委应加大对国内金融机构、建筑企业“走出去”投资与承包工程的指导,积极规避经营风险;国家有关部委及时更新公共平台信息,引导银行和企业明确合作目标。(记者 李欣 宋静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