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省英法争夺最糟游客“桂冠”
通过一些文学作品的渲染,在世人眼中,英国人是绅士风度的代名词,法国人则很浪漫。可惜,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2013年11月3日,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所”(CSIS)和国际关系类期刊《外交政策》网站,刊登了一篇题为《英国和法国争夺“最糟游客”桂冠》的文章。
文章称,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公司对4500名宾馆从业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欧洲之内旅行时,英国游客表现最糟。在全世界旅行时,法国游客表现最差。有意思的是,上述两国的媒体在报道这一调查结果时,都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批评精神。
英国《每日邮报》称:“旅游被认为可以开阔心胸。但是,对于很多不列颠人来说,出国仍意味着是一个证明其他国家的旅游者不如我们粗鲁的机会。”的确,有的英国人在国外旅游时表现不佳,记得几年前笔者在当兼职英语导游时,曾看到某个著名的英国交响乐团演出后在酒店大堂里喝酒到深夜,大吵大闹,吐得一塌糊涂的场景。在笔者接触的英国游客中,还常听见对早餐的抱怨,他们似乎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吃同样的英式早餐。
英国“新闻联合社(Press Association)”把日本人称为世界最好的游客,美国人则和瑞典人一起并列世界好游客的第八名。英国广播公司(BBC)则直截了当地取笑法国人:“法国游客是世界上最糟的,很小气、粗鲁,语言能力很差。”
法新社(AFP)相关文章的标题则是《粗鲁的法国人是世界最糟的游客》,在批评法国人的同时,文章称赞日本人“干干净净、安安静静、有礼貌不抱怨”。著名的法国日报《费加罗报》称,报纸收到了读者的很多评论,这些读者对于法国“赢得”最糟糕的游客的“桂冠”,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一位读者写道:“幸运的是,只有50%的法国人去度假,否则结果会更有戏剧性。”另外,很多读者也认为,巴黎人比较粗鲁,法国其他地区的人则不那么令人讨厌。
日本游客从不受欢迎到受欢迎
近年来,中国游客频频遭到批评,除了某些中国游客的行为确实需要改进之外,也有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对于大量中国人涌入的不习惯所致。笔者的一位日本外交官朋友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人也对成群结队、到处拍照的日本游客感到不习惯。确实,在1953年奥黛丽·赫本出演的著名电影《罗马假日》中,罗马各个景点的游客多是白种人,罕见有色人种的面孔。
今天,欧美人已经习惯了日本人,开始称赞日本人有礼貌,但他们还没习惯过去被认为是穷人的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游客。现在,几乎欧美每个稍有名气的景点,都有中国人和印度人的身影。今年10月,美国政府因债务上限问题而“关门”,很多著名景点和国家公园关闭,让远渡重洋慕名而来的很多中国游客大失所望。
国际旅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碰撞,今年10月1日,中国的第一部《旅游法》全面实施,《旅游法》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世界旅游组织也正在推进“全球旅游业道德准则”,希望让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好处最大化,坏处最小化,让其有利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相信随着中国游客国际旅游经验的增多和中国社会本身的进步,以及其他国家人们对中国人的逐步适应,中国游客的形象和声誉会逐步改善。(《环境与生活》杂志供稿,记者孙力舟)